- 只关心怎么生产,而不在意顾客要什么。因为需求就是用来满足的。
- 早在福特如日中天的1914年,就有人警告说,市场已经变了。汽车生产厂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生产汽车,还必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但老福特根本听不进去这种话。我价格低,我效率高,我凭什么不能独步天下,垄断市场?所以,你看,如果在这种消费趋势里,你说,营销的王道就是产品的高性能高质量和低价格,这话肯定没错。
- 一个新的关键词出现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不再是清晰的,不变的,它活了,有了自己的意志,需要生产者迎合了。
- 这个阶段营销的本质是什么?是差异化啊。广告传播,在那个时代就是产品差异化、多元化、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工具。
- 爱德华·伯纳斯。他操作的经典案例,是1929年帮助美国烟草公司说服妇女,在公共场所吸烟是女性解放行为,他说,香烟是“自由的火炬”。
- 伯纳斯的高明之处在于,以往的广告宣传,都极力宣扬产品本身的种种优点——可香烟哪有什么优点。他转变了方向,构筑出一种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把他的产品嵌入到这种生活方式之中。
- 可口可乐是同样的广告路数。他们从来不会在广告中直接鼓吹饮料本身的优点,糖水有啥优点。他要营造的青春、活力、激情洋溢的生活场景。
- 这个阶段的营销的实质就变了。已经不是讨好消费者,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和顾客一起展开对生活方式的想象。消费行为,是企业和顾客共同参与创造出来的行为。顾客心里的小火苗不能成功点燃,企业说啥都没用。
- 第一种,需要你去满足的消费;第二种,需要你去迎合的消费;第三种,需要你和消费者共同创造的消费。它们对应的能力也是不同的。第一种是产能;第二种是市场营销技术;第三种是对于生活的想象力。
星期四, 6月 27, 2019
第597期 | 三种营销,三波消费浪潮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zL.html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