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月 28, 2025

《一個人的朝聖》(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17577395729734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GSI15GGK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YTZd0mI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d6sCy4WkJE

這部電影改編自瑞秋·喬伊斯(Rachel Joyce)的同名小說,描述一位65歲的退休老人哈洛(Harold Fry),為了探望一位罹患癌症的昔日同事昆妮,決定從英國西南部徒步走到東北部,全程約804公里(500英里)。

電影中,哈洛的旅程不僅是為了探望老友,也是一趟自我救贖和尋找生命意義的旅程。他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以及與不同的人相遇,都讓他重新反思自己的人生,並與過去和解。

這部電影探討了許多重要的主題,包括:

  • 友情: 哈洛和昆妮之間的深厚情誼,即使多年未見,依然是支持他們走下去的力量。
  • 自我救贖: 哈洛透過這趟旅程,重新面對過去的錯誤和遺憾,並尋求自我救贖。
  • 生命意義: 哈洛在旅程中不斷反思生命的意義,並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 希望: 即使面對死亡,昆妮依然保持著希望,而哈洛的旅程也為她帶來了希望和力量。
金句
  • 你不能放棄,重點不是吃藥或治療,信念才是最重要的」。
  • 要相信你能帶來改變」。
  • 「我會努力走過去,她必須活下去才行」。
  • 這次我不會讓她失望」。
  • 任何人都能做我正在做的事,你只需要放下你認為你需要的東西」。
  • 「我這輩子什麼都沒做,而現在我終於做了」。
  • 有時候,那些最不起眼、最簡單的事情,反而最難做好」。
  • 道別是最困難的」。
  • 只要我繼續踏出步伐,總有一天會抵達」。
  • 當你向世界敞開懷抱,世界也會擁抱你」。
  • 也許世界現在需要少一點理性,多一點信念」。
  • 不是你的信念救了她嗎?」。
  • 你踏出家門,走到外面的世界,憑著一股傻勁,成功走到這裡,你甚至在不知道能不能達成之前,就摸索出方向,這難道不是奇蹟嗎?」。
  • 要好好直面生活,讓自己得以振作,就已經是生活的勇者」。

星期一, 1月 27, 2025

公元1046年:为什么宋朝越裁官越多?

 

https://www.dedao.cn/course/article?id=xzYo2GPNq4W8VEbEnRJejyRBZbnw0d

  • 關於宋代歷史的特徵,有一個很著名的說法叫做「三冗餘」:冗餘、冗餘、冗員、積貧、積弱。
  • “官僚制,一種通常起源於軍方的機械的組織形式,可以被調動起來去實現本不可能的構想:從無到有創造城市,登上高天,讓沙漠綻開花朵。”
  • 成熟的官僚制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用馬克斯·韋伯的理論來說,大概有這麼幾個特徵:橫向有分工,縱向有層級,管理有規則,規則非個性,運行靠文書,提拔看績效,等等。
  • 官僚體係也有一些很難解決的問題,例如貪污腐敗、效率低、還有自我膨脹。
  • 帕金森就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帕金森定律」。簡單說,就是兩個結論:
    • 第一,官僚機構做一件事,你給他多少時間,他就能花掉多少時間;你給他多少預算,他就能花掉多少預算。這是官僚機構的第一個本能,把所有給定的資源空間都佔滿。
    • 第二條:一個平庸的官僚,怎麼保證自己的權力呢?就是招募兩個更平庸的助手來幫自己。
  • 官僚組織在運作的過程中,原本的目標很容易迷失,只好盯住一些替代性的目標,甚至直接把手段變成目標。
  • 官僚機構把維持自己的存在當作最重要的目標。這和大自然裡的所有物種一樣,求存,才是最大的目標。那求存的手段之一,就是盡可能地擴大自己的規模。
  • 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裡面也有這麼一段,把話說得更透:「對於既不是你自己的財產也不是你的老百姓的財產,你盡可以作為一個很闊綽的施主,因為你貼上他人之概淋漓痛快,不但無損於你的名聲,倒是使你的聲譽鵲起。
  • 李淵的基本邏輯是沒有變的:第一,我手邊的資源,要省著用。打天下呢,手頭緊得很吶。第二,如果你們願意要未來的資源,甭管是官位還是錢財,要多少我給多少,我才不替未來省著呢。第三,這也是最隱密的邏輯:之所以我對現實資源很吝惜,對未來的資源很慷慨,是因為:我哪裡知道我有沒有未來?
  • 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過一個概念,就叫「合成謬誤」。例如,看演出的時候,前排的人為了看得更清楚一點而站起來,後排的人也不得不站起來,當所有的人都站起來之後,大家都沒有看得更清楚,相反,每個人的更難受了。你看,人類社會總有這種事:每個人做的都對,但合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謬誤。
  • 比爾蓋茲不是有一句名言嗎? 「微軟距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對,身在局中的掌舵人,感受的滅頂危機,永遠比我們這些外部的看客要多得多,也深重得多啊。
  • 如果你同意以上分析,那我們看待冗餘現象,就有了一個新的角度:第一,因為皇權對權力現實安全的絕對追求,使得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想辦法向未來推遲危機,當然與此同時也在向未來堆積成本。第二,古人並不傻,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做精明的決策,但是最終得到的卻是一個巨大的「合成謬誤」。
  •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那句名言:「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現在想來,這不是一句刻薄的俏皮話,人類並不是因為傲慢而健忘,我們只是因為無法免除人性的弱點,所以只好在宿命中不斷地輪迴。

高效能的管理者都有一些共同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7558?gad_source=1&gclid=Cj0KCQiA19e8BhCVARIsALpFMgHZrK0HRgx8YcmgDseEnyqB3NjooKsaLLF04txxmbZ99532ktcRNO8aAiqYEALw_wcB

彼得·杜拉克在《杜拉克談高效能的 5 個習慣》中,並沒有明確列出領導者遵循的八種做法。

不過,他提到高效能的管理者都有一些共同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八項:

  1. 他們會問:「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 高效能的管理者會先釐清需要完成的工作,而不是憑著自己的喜好做事。他們會專注於組織的目標和需求,並思考如何有效地達成。
  2. 他們會問:「對公司而言,什麼是對的事情?」

    • 高效能的管理者不僅僅關注工作的效率,更重視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他們會思考如何做出對公司最有利的決策,並確保所有行動都符合公司的整體利益。
  3. 他們發展出行動方案。

    • 光有想法是不夠的,高效能的管理者會將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方案。他們會制定明確的目標、策略和步驟,並有效地執行。
  4. 他們負起決策的責任。

    • 高效能的管理者勇於承擔決策的責任,不會逃避或推卸。他們會根據現有的資訊和判斷,做出最佳的決策,並對結果負責。
  5. 他們負起溝通的責任。

    • 高效能的管理者是優秀的溝通者,他們會清楚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並積極聆聽他人的意見。他們會確保團隊成員都能理解目標和任務,並有效地合作。
  6. 他們聚焦於機會,而非問題上。

    • 高效能的管理者擁有正向的思維,他們會專注於機會,而不是問題。他們會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並將挑戰視為成長的機會。
  7. 他們召開建設性的會議。

    • 高效能的管理者會確保會議是有成效的。他們會事先設定明確的議程,並引導參與者進行建設性的討論。他們會確保會議的結論能有效地推動工作的進展。
  8. 他們在思考時和言談間,想的和說的都是「我們」,而不是「我」。

    • 高效能的管理者擁有團隊精神,他們會將團隊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他們會鼓勵合作,並與團隊成員共同努力達成目標。

總而言之,高效能的管理者會以身作則,展現出高度的責任感、積極的態度和團隊精神。他們會不斷學習和精進,並帶領團隊創造卓越的成果。

Gemini Advanced支援哪種錄音檔案呢?

NotebookLM 和 Gemini Advanced 的確都是 Google 基於 Gemini 模型開發的強大 AI 工具,但它們的定位和功能略有不同,導致在支援的檔案格式上也有一些差異。

  • NotebookLM 主要定位為 AI 筆記工具,著重於協助使用者整理、分析和理解資訊,因此支援多種格式的資料輸入,包括 m4a 等常見的錄音檔案格式。
  • Gemini Advanced 則是更通用的 AI 助手,它更強調與使用者的互動和協作,並提供更廣泛的 AI 能力,例如邏輯推理、程式編碼和創意寫作等。目前,Gemini Advanced 尚未直接支援 m4a 等錄音檔案的 直接 輸入和分析。

那麼,Gemini Advanced 可以支援哪些錄音檔案呢?

目前,Gemini Advanced 主要透過 語音輸入文字 與使用者互動。你可以直接透過麥克風與 Gemini Advanced 對話,或者輸入文字指令。

未來展望:

雖然 Gemini Advanced 目前還不能直接處理錄音檔案,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很有可能加入對更多檔案格式的支援。你可以關注 Google 的官方公告,或者 Gemini Advanced 的更新說明,以獲取最新的功能資訊。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 5 個習慣》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7558?gad_source=1&gclid=Cj0KCQiA19e8BhCVARIsALpFMgHZrK0HRgx8YcmgDseEnyqB3NjooKsaLLF04txxmbZ99532ktcRNO8aAiqYEALw_wcB

1. 了解你的時間

  • 重點: 時間是最寶貴且無法取代的資源,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時間是如何花費的,才能有效管理它。
  • 方法: 記錄時間的使用情況,分析時間花費在哪裡,找出時間的浪費點,並設法減少或消除。
  • 例子: 你可以利用時間管理工具或筆記本,記錄每天的活動和所花費的時間。分析後可能會發現,你花了很多時間在社群媒體或處理瑣碎的事情上。藉此,你可以設定限制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或是將瑣事委託他人處理,把時間專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2. 問自己能有什麼貢獻

  • 重點: 將注意力放在你能為他人、組織或社會做出什麼貢獻,而非只關注自己的職責或工作內容。
  • 方法: 思考你的工作如何影響他人,以及如何透過你的努力創造更多價值。
  • 例子: 一位業務員除了銷售產品,也可以思考如何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或是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3. 善用人之所長

  • 重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要懂得識人用人,發揮團隊的綜效。
  • 方法: 了解團隊成員的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並安排適合他們的工作,創造 1+1 大於 2 的效果。
  • 例子: 一位主管可以根據團隊成員的專長,分配不同的任務。例如,擅長溝通的人負責與客戶接洽,擅長分析的人負責數據處理,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

4. 先做最重要的事

  • 重點: 要事優先,將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 方法: 設定優先順序,先處理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並學習如何拒絕不必要的工作。
  • 例子: 每天早上,你可以列出當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並按照重要性和緊急性排序。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避免被瑣事干扰。

5. 做有效的決策

  • 重點: 決策的品質決定了事情的成敗,要學習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
  • 方法: 收集必要的信息,分析各種方案的優缺點,並評估可能的風險,做出最有利的決策。
  • 例子: 在決定是否投資一個新項目時,你需要收集市場信息、競爭對手資料、預估成本和收益等,並仔細分析各種因素,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星期日, 1月 26, 2025

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2549?gad_source=1&gclid=CjwKCAiAtNK8BhBBEiwA8wVt95wl-Y9u0oulTqlYNtUck3suWa01D34ANZXgqPTBKExDkvdcMu9lhRoCfxcQAvD_BwE

  1. 「知識可以傳遞,但智慧不能。」 真正的智慧來自於個人經驗和內在體悟,無法透過他人傳授。
  2. 「當一個人有所追尋時,他只會看到他所追尋之物。」 目標和慾望會蒙蔽人們的雙眼,使他們忽略其他重要的事物。
  3. 「世界之謎並非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而是去體驗這個謎。」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找到所有答案,而在於經歷和感受人生旅程。
  4. 「愛是所有知識的源頭。」 愛能讓人敞開心扉,感受世界,並獲得真正的理解和智慧。
  5. 「時間並不存在,我早就體會到了。而如果時間並不存在,那麼存在與時間之間的壁障也是一種幻覺。」 時間並非線性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相互交織的。
  6. 「對每個人而言,都存在一條屬於他自己的道路,他必須去尋找。」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命旅程,需要自己去探索和發現。
  7. 「一個人必須先找到自己的家,才能捨棄它。」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放下執著,獲得內心的自由。
  8. 「河流在同一時刻無處不在,無論源頭或河口,或瀑布、渡口、水流、海洋以及山脈間;同時,河水只存在於當前的時間中,並非過去或未來的影子。」 這段文字描寫了時間的流動和生命的循環,也象徵著悉達多對時間和存在的領悟。
  9. 「成為一個普通人,體驗普通人的痛苦和歡樂,從中學習,直到你理解他們的心。」 要真正理解人生,必須融入世界,體驗各種情感和經歷。
  10. 「智慧並非由思想產生,而是由傾聽愛而產生。」 真正的智慧來自於內心的愛和慈悲,而非單純的思考和推理。
  11. 「我永遠無法抛棄我自己。」 人必須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光明和黑暗面,才能完整地認識自己。
  12. 「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你只需要去傾聽它。」 真理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只需要靜下心來傾聽。
  13. 「死亡只是生命的一種形式,就像睡眠一樣。」 死亡是生命循環的一部分,不必過於恐懼。
  14. 「唯一的罪過就是不去愛。」 愛是一切的根基,缺乏愛會導致痛苦和迷失。
  15. 「沒有什麼是靜止不動的,一切都在流動和變化。」 世界是動態的,變化是唯一的不變。
  16. 「目標並非幸福,而是變得完整。」 人生的目標不是追求快樂,而是追求內在的完整和統一。
  17. 「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覺醒之路。」 沒有固定的成道方法,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18. 「只有當你學會放下,才能真正擁有。」 執著會帶來痛苦,放下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快樂。
  19. 「真正的自我存在於萬物之中。」 每個人都與宇宙萬物 interconnected,真正的自我是超越個體存在的。
  20. 「生命是一條河流,我們都是其中的水滴。」 每個人都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彼此 interconnected,共同構成完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