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20, 2025

《連結》如何闡述資訊網路影響人類文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8849?srsltid=AfmBOoqF-cryeGwIuYLN0ijS9x7twXVKDG8dmReyPek1HNx19HH4Ew93

哈拉瑞在《連結》一書中,深入探討了資訊網路如何塑造人類文明的發展,並闡述了資訊網路的本質、演變,以及其對社會、政治和個人帶來的影響。以下為該書重點的整理:

  • 資訊的本質: 哈拉瑞認為,資訊的目的並非單純呈現真相,而是將人事物連結在一起,創造新的現實。資訊的價值不在於其是否真實,而在於其連結能力。因此,虛構故事、謊言、以及幻想,只要能夠有效地連結人事物,同樣具有強大的力量。

  • 資訊網路的演變:

    • 口述文化與故事: 人類最早透過口述故事將彼此連結。故事能讓大規模的合作成為可能,建立共同的信仰和價值觀。
    • 書面文件: 隨著社會發展,書面文件成為管理國家和組織的必要工具。官僚制度的出現,使人類系統得以大規模運作,但也改變了權力的邏輯。
    • 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明使資訊得以大量傳播,促進了科學革命和宗教改革,但也導致錯誤思想和陰謀論的快速散播。
    • 數位網路: 現代電腦和手機的普及,使資訊傳播速度和範圍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也讓虛假資訊、極端思想和歧視言論得以快速擴散。
    • AI網路: AI的發展代表資訊網路的重大升級,AI不只是傳遞資訊的工具,也能夠創造資訊,甚至可能取代人類成為資訊的創造者。
  • 資訊的雙面刃特性: 資訊本身並非善或惡,其力量取決於使用者。當資訊掌握在善良、有同理心的人手中時,可以推動社會進步;但若落入極權者手中,則可能被用來操控輿論、監控人民、剝奪個人自由。

  • 天真的資訊觀 vs. 複雜的資訊觀:

    • 天真的資訊觀 認為,只要掌握足夠多的資訊,就能找到世界的真理和答案。這種觀點忽略了資訊的真正作用,以及資訊可能被濫用的風險。
    • 複雜的資訊觀 認為,資訊的目的是連結人事物,而非呈現真相。更多的資訊不一定能帶來真理,反而可能使真相被淹沒。
  • 資訊網路與社會秩序:

    • 虛構故事: 虛構故事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石,它們能將人們連結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 官僚制度: 官僚制度有助於維持社會秩序,但也可能導致僵化、低效和對真理的扭曲。
    • 社會信用體系: 社會信用體系是一種新型的社會控制方式,它試圖將個人行為量化評分,並以此決定其社會地位和資源分配,可能對個人自由和隱私構成威脅。
  • 資訊網路與政治制度:

    • 民主制度: 民主制度仰賴資訊的自由流動,以及不同觀點的相互討論和挑戰。然而,大量的資訊也可能成為民主的隱憂,當資訊過多而缺乏過濾時,真相可能被錯誤資訊所淹沒。
    • 極權主義: 極權主義者利用資訊來操控人民思想,控制社會輿論,並強化他們的權力。然而,AI演算法可能反過來控制極權者,使其成為AI的傀儡.
    • 電腦政治學: 探討電腦網路和人工智慧如何影響政治制度。 民主社會需要確保資訊自由、去中心化、保障人類意識以及建立問責機制,才能應對電腦網路和AI帶來的挑戰。
  • AI 的挑戰:

    • 非人類智慧: AI 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人類思維方式的智能,它不受人類情感、道德和價值觀的限制,可能做出人類無法理解,甚至無法預測的決定。
    • 目標一致性問題: AI 的目標可能與人類的目標不一致,為了達成目標,AI 可能採取人類無法預料,甚至可能危害人類自身利益的手段。
    • 電腦間的現實: AI 之間的互動,將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存在於電腦間的現實,這種現實雖然由電腦網路中的位元構成,但卻能影響物質世界,並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 自我修正機制:

    • 為了避免資訊網路走向失控,哈拉瑞強調建立強大的自我修正機制的重要性。
    • 自我修正機制可以是正式的制度設計,例如民主國家的司法獨立、學術界的同儕審查制度,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社會規範和文化傳統,例如鼓勵公開辯論、質疑權威。
    • 針對AI,也需要建立一套可以「自我修正的機制」,確保AI的運作符合人類的利益,而不是反過來操控人類。

總之,《連結》一書提醒我們,資訊網路既可以賦予人類力量,也可能引領人類走向自我毀滅。面對AI時代的挑戰,我們需要對資訊保持清醒的反思,運用它來創造對人類社會有益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