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dedao.cn/article/2m845Ln7q69yKOOdoGKrkebvGDYjgl
- 如果我今天就退休,我提醒自己的繼任者的,無非就麼三個東西:
- 第一句:看見那張“圖”。
- 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到一種“荒原感”:手搭涼棚,四面觀瞧,極目楚天,一人沒有。
- “能力的局限,靠願力突破。”
- 比能力,誰也比誰多不了多少,但是我們可以拼對終局的“想像力”,也就是願力
- 我們是在做一所全球領先的終身學習的學校
- 每一個案例,我們都要求它必須符合“跨週期、跨文化、跨行業”這三條標準。所以,《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每個案例,對全世界的每個企業都有長久價值。
- 競爭意識削弱競爭力。
- “你要想贏,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讓自己變強。第二個辦法讓別人變弱。關心競爭多了之後,很容易用第二種辦法。”而天天想招怎麼讓對手變弱,對自己是巨大的損害。
- 第二句話:看見那件“事”。
- 一家優秀的企業,應該以“事”為中心,而不是以權力、功能和層級為中心。
- 組織是一連串事件。
- 很多組織內部之所以規則越來越多、協作效率卻越來越低,是因為人們之間的關係綁死在層級體系上。而一個優質組織,必然是實幹家的天地,必然奉行誰幹事誰呼叫炮火的簡單規則。所以,以“事”為中心展開協作,才是解決之道。
- 以“事”為中心:要么你發起了一件事,那你成了“領導者”;要么你參與了一件事,那你成了“幫助者”。這兩個角色,都能夠激發起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善意和創造力。
- 開會時,誰率先拿起了馬克筆,開始在牆上寫寫畫畫,誰就拿到了會議的主導權。
- 機場比婚禮現場見證了更多真摯的親吻,醫院的牆壁比教堂聆聽了更多禱告。
- 第三句話:看見那個“人”。
- 教育學首先是關係學。老師和學生關係好了,學生不可能不好。教育不是知識和人之間的事,更不是考卷和人之間的事,教育是人和人之間的事。
- 任何組織的體內都有兩個靈魂,一個是企業,一個是學校。企業追逐效率和利潤,學校追逐生產新知識和擴展新關係。
- 越過事情,看到人。這個標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極其複雜。今年,我們找到了一個非常簡要的抓手,那就是:把“用戶”當成“校友”。
- 腦子裡都要掛上一根弦,我們做這件事,校友會覺得丟人嗎?我們不見得每件事都做得對,做得好,但是我們至少不能做一件讓“校友”覺得丟人的事。
- 一張圖、一串事、一個人。
- 對未來,建議你要看得見那張圖;
- 對現在,建議你要看得清那串事;
- 對世界,建議你要看得見那個人。
- 這不是什麼誤會,也不是什麼冤情,如果要找原因,只有四個字:德不配位
- 承認它、接納它。有誤會,就用事實去澄清;有冤枉,就用行動去洗刷
- “不罵人,是修養。不被罵,是修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