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kp.html
- 從腦科學的角度看,相比於“記住”,我們生來就更擅長“忘記”。
- 我們的記憶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種。短期記憶的特點是,容量小,不能同時保存太多的信息,而且保存下來的信息也會很快被忘記。
- 我們所有的記憶,都要經過短期記憶這一站,才能被進一步轉化為長期記憶。這個保存長期記憶的地方,叫作“大腦皮質”,它相當於人腦的“硬盤”,可以保存我們已經記住的知識。
- 人腦裡的這塊硬盤不同於電腦硬盤,它是無法擴容的。所以,為了靈活運用有限的存儲空間,我們的大腦會把接收到的所有信息,按照價值分為“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只有被判定為“必要”的信息才會被運送到大腦皮質內長期保存。誰來做這個裁判呢?它就是人腦中的海馬體。
- 海馬體的判斷標準,是“這個信息對生存而言是否必要”。
- 對於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來說,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所謂“學習”,本質上其實是記住在險境中獲得的經驗,以免再次遇到同樣的危險,這樣才能越來越適應周圍的生存環境。
- 要想讓海馬體這位“記憶的裁判”把考試知識判定為必要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同一個考試知識反复傳送過去。
- 談到學習這件事,人類總在用不同的語言強調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反複訓練”。
- 四個能幫我們提升記憶效率的“神奇工具”。
- 第一個工具,是一種叫“θ波”的腦電波。
- 當我們處於好奇、緊張、興奮或者期待的狀態時,θ波就會出現。
- 人工激發θ波的方式,那就是讓自己處於移動狀態。
- 第二個工具,叫作“杏仁核”。
- “情緒喚醒”。我們拿一個枯燥的歷史知識點舉例。比如說,“1815 年,拿破崙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這個知識點。你可以想像,經歷過種種作戰和掙扎後仍然失敗了的拿破崙,還要被流放到荒島上,境地何其悲慘。如果換作是我們自己,心中又會是何等的萬念俱灰。像這樣有感情地代入歷史情節,會更容易記住知識點。
- 第三個工具,“關聯”。
- 意思是,把你要記住的這件事,跟其他事物盡可能多地關聯起來。
- “記憶宮殿”的記憶方法,就是在頭腦裡建一座細節完備的虛擬宮殿,設計一條宮殿遊覽路線,然後把你要記憶的信息跟遊覽路線上的主要景物綁定起來,這樣你下一次遊覽宮殿的時候,便能順著路線上的景物想起那些信息;
- 第四個工具,“知識輸出”。
- 作者指出,相比於輸入,我們的大腦更重視輸出。
- 站在海馬體的角度,雖然重複輸入和重複輸出都能夠讓它判定這個信息很必要,但輸出給它的刺激強度是更大的。比如說,同樣的知識,僅僅靠輸入的話,可能需要四五遍才能被存進長期記憶;但如果是一遍輸入再加一遍輸出,可能也能達到差不多的效果。
- 如何記得更準確。這件事對於我們的大腦來說,也是相當困難,因為人腦的記憶,天生就是“模糊”的。
- 我們大腦內部的神經元通過神經纖維形成迴路,但各個神經纖維之間存在著微小的空隙。因此,當外部信息在神經纖維之間傳遞的時候,必須要經過一個“換乘站”,叫“神經突觸”。外部信息在進入這個換乘站之前,是以電信號的形式存在的,在換乘站裡面的時候,要先通過谷氨酸等化學物質轉變為化學信號,出站以後再變回電信號。
- 一個信號在進換乘站之前的樣子和出換乘站之後的樣子,可能不是完全一樣的。因此,我們的記憶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些許變化,或者說,會變得“模糊”。
- 記憶的這種“模糊性”對於動物的生存有著重要意義。動物的生存環境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復雜的變化。完全相同的狀況一般不會發生第二次。為了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它們必鬚根據情況隨機應變。
- 記憶的模糊性特徵使得動物在記住細微的差別之前,需要先記住那些較大的差別。
- 當我們想要記住某一領域的知識時,不應該一下子扎入到那些具體入微的細節當中,更有效的方法是分步推進:先從全局入手,了解全局有哪些分區或子類,之後再進入各個子類,一點點向下細化。
- 總結一下,
- 第一部分,我們主要討論的是如何“記得多”。由於海馬體通常只允許那些對生存比較重要的信息被存入我們的長期記憶。因此,想要記住更多考試知識,我們需要把同一個知識反复輸入大腦,讓海馬體誤以為它很重要。這個過程叫作“反複訓練”。書中為我們提供了四個能夠提升訓練效率的工具:θ波、杏仁核、“關聯”以及“知識輸出”。
- 第二部分,我們討論瞭如何“記得準”。由於人腦中的神經突觸可以自由調整它所傳遞的信息量,所以人腦的記憶,天生就具有模糊性。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分步驟、逐步細化的記憶方式,提升學習效率,推動記憶從模糊走向準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