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31, 2020

NO.1164 第5期 | 把自己活成算法(音频版)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Kb.html
  • “數商”,說白了,就是駕馭數據的能力。
  • 傳統意義上的數據是人類對事物進行測量的結果,是作為“量”而存在的數據,你多高,多重,量一量就知道了;但是今天的照片、視頻、音頻的作用可不只是測量,而是源於對周圍環境的記錄,是作為一種證據、根據而存在的。
  • 京東推出了一個“跑步雞”項目。這個項目是乾什麼的呢?劉強東說了,就是京東拿出100萬隻健康的小雞,也叫“雞苗”,把它們以免費貸款的形式,發放給貧困農戶,每家發100只。每隻雞崽戴一個雞腳環,每天監測雞走了多少路,走的步數越多越說明它是散養的,價格賣的越貴。每隻散養雞京東將以超過100元的價格回購,然後在京東銷售,賣130元-150元/只。
  • 阿里雲的總裁是這麼說的:“未來,我們想要的是好豬肉,而不再是一頭200斤的豬,而是一頭跑了200公里的豬。”,所以呢,他們為每一頭豬都建立了一套數據檔案,包括豬的品種、日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頻次、軌跡,等等。每頭豬到底好不好,有多好,它自己沒辦法說,但是數據可以幫牠證明。
  • 分工導致效率,合作產生繁榮嘛。
  • 工業時代的基本邏輯:人是分工的載體。每個人都是一個“數據包”。
  • 擁有“數據”的人,不見得是最有價值的人了。能夠判斷、掌控、調用、整合這數據的人,正在成為價值更高的人。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從“分工時代”到“算法時代”的變化。
  • 任何單位,不管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本質上都是科層化的組織。它會把人壓縮在一個崗位裡,手藝越來越精專,但是視野會越來越狹窄,人格會越活越乾癟。
  • 下圍棋,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能隨時體會對手的想法。你要時刻假設對手是一個講理的人,才能讓你自己變得更加講理。
  • 創作是一份調動你一切人生的工作。一份即便調動了一切,也常常創作不出來的工作。
  • 選擇了這個行業,想要做得好,請儘早放棄分開工作和生活這種有害的想法,請儘早學會在工作中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中工作的辦法。

                    星期四, 7月 30, 2020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23 头脑沙漏:别傻了,还要“头脑风暴”?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大多數情況下,產出高質量創意idea的障礙,不是人們羞於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大家難以將好idea從壞idea中分辨挑選出來
                    • 正確的方法是甚麼?是先聚焦,再發散
                    • 我們要用專業分析和思考框架,逐漸縮小包圍圈,逐漸地明確,聚焦於問題的最佳解,最可能出現在的那個區域.然後我們在發散.
                    • 這和醫生治病是一樣的,要先慢慢地望聞問切,排除錯誤選項,找出癥結所在,接下來,再嘗試各種藥物和醫療方式,看看甚麼藥方能夠解決問題.
                    • 這個聚焦,在發散的過程,一共包括四層-
                      • 聚焦
                      • 發散
                      • 選擇
                      • 檢驗
                    • 選擇是選出好的idea或方案,是擇優
                    • 檢驗是將不符合要求的方案去掉,是查錯
                    • 檢驗通常應該用三個指標來驗證篩選
                      • 篩選它是不是相關
                      • 是不是可實現
                      • 是不是匹配品牌的調性

                                饮食才是减肥的灵魂,但运动却是灵魂的伴侣。

                                這禮拜感受到最多啟發的是這句話

                                "饮食才是减肥的灵魂,但运动却是灵魂的伴侣"

                                之前的減肥想法剛好反過來,
                                認為運動是主角,飲食是配角,但事實剛好相反

                                啟發我的是公司經營的想法
                                每日的開源節流才是主角
                                教育訓練等等都是配件

                                有了主角,配角才能加乘
                                去掉了主角,配件再好也無濟於事

                                星期三, 7月 29, 2020

                                NO.1163 如何用“预期思维”让自己增值?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KR.html

                                • 6种我认为最重要的金融思维:预期思维、贴现思维、复利思维、风险思维、杠杆思维和信用思维
                                • 到底什么是预期。字面上这很好理解,对吧?“预”就是关于未来,涉及的是不确定性。那“期”就是判断和估计,关于未来情况的估计和判断就是预期。
                                • 资金融通,其实就是一方用自己的未来作为信用的抵押物,获得另外一方的资金。然后,双方去共享这些资金可能创造的增长和收益。
                                • 预期越乐观,资金流动的规模就越大,速度就越快,资金市场也就越发达。
                                • 那么真正将实物抵押转换成信用抵押,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从欧洲国家发行国债开始的。
                                • 当国债这个模式出现以后,资金融通市场才真正地和未来预期联系在一起。而信用这个时候也才开始成为一种和未来相连的资产。
                                • 一个国家,或者说企业、个人,它的资金实力就不再受限于原始的积累了,而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你给市场,给社会的预期。预期越乐观,越长期,越稳定,那么你能获得的资金就越多,期限就越长,而且成本就更低。
                                • 你要用尽一切办法给市场传达信号,让市场相信你的未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撬动资金资源,加大未来预期成为现实的概率。
                                • 现代金融是人类社会拥有的一种能力,就是借用未来为现在提供动力的能力。更深层次地说,金融市场是不在意过去的,一切金融资产的价格都取决于它的未来预期。
                                • 关于未来的想象、判断和信念,会塑造你今天的状态。
                                • 你要提高自己的市场价格,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提高市场对你的预期。记住啊,是关于你未来的预期,而不是关于过去的盖棺定论。也就是说,你所有的行为都必须给市场强烈清晰的信号,你有未来增长潜力。
                                • 你要给市场更乐观的预期,你就必须显示出你的技能是未来所需要的,而不是在未来可以被取代的。
                                • 一旦这种预期被市场认可,你就会发现,自己作为一个资产的价格会“嗖嗖嗖”地往上涨。

                                NO.1161 怎么在随机性中把握确定性?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KC.html

                                • 概率论能够把随机性上升为确定性,让你在纷繁复杂的环境里,对未来作出相对确定的判断。
                                • 随机性是这个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我都知道,只是不知道下一次会出现哪个结果。
                                • 不确定性,是我连可能出现结果的选项都不知道。
                                • 概率论面对和处理的是随机性,而不是不确定性。随机事件结果选项可知的特性,是概率论发挥作用的基础。
                                • 黑天鹅就是不确定性。
                                • 灰犀牛就是随机性。
                                • 只要一件事是伪随机,它就一定有规律。
                                • 人类是很差劲的随机生成者。我们越想制造随机,我们的主观性就越强,这样制造出来的随机,往往就是伪随机。

                                做To B,一定要避免的9类致命错误

                                https://mp.weixin.qq.com/s/G2BRzDjR4rpUkyyxR-hcRw?fbclid=IwAR0735EXQGhhqO62kGODkpj8dC5LuisZDItv5Hvbbf9X6C7woDNjJMd4-tI
                                • 對To B來講則不然,賣出去產品僅僅是一系列工作的開始。要實現產品價值,還有漫長的過程。
                                • 作為客戶成功部門,我一定會觀察用戶到底有沒有使用產品,記錄每天、每週、每月用了多少次。如果我發現客戶平常每天登錄5次,最近3天僅登錄了1次。那客戶成功部門立刻就會去了解客戶發生了什麼:
                                  1、是不是遇到了一些挑戰?
                                  2、我們的產品是不是易用性做的不夠?
                                  3、還是你們公司業務有了一些新變化?
                                • 對於To B產品尤其是SaaS類產品,都非常依賴於recurring revenue(常續性收入),就是客戶留存帶來的持續性收入,例如客戶按年或季度付費。
                                • 能否留住客戶是衡量SaaS類公司能否持續做大的關鍵指標。
                                • 對於To B來講,大多數情況下創業者自己不是核心用戶,你滿足的是別人的需求,所以你對需求的把握天然就要遠很多。
                                • 因為To B業務的痛點經常是在工作場合的一個特定場景下產生的。
                                • To B客戶的決策者和使用者還經常不是一類人。
                                • 做To B一定要區分客戶的決策者使用者
                                • 雖然老闆是決策買單的人,但如果老闆發現我下面的人根本用不起來,他以後絕不會續費。
                                • 既要讓老闆買單肯定你產品的價值,又要讓下面的人真正使用起來,讓產品在客戶的企業裡創造價值。
                                • To B都是線性增長的。
                                • 企業的真實需求的獲取,To B就要長一些,那自然研發速度也就跟著慢下來;到了採購階段,To B用戶決策流程也會偏長,導致你的獲客週期就會比較長;通常客單價越高的產品,客戶決策週期越長;到了交付產品的時候,To B還有一個實施週期的問題。
                                • 企業服務的核心壁壘是:要用標準化產品滿足碎片化需求
                                • 企業服務的競爭力核心,就是如何盡量用標品、盡量用產品化的方式,來解決用戶不同的問題。
                                • 解決客戶的問題,能用產品解決,就不要用服務解決,能用服務解決就不用諮詢解決。諮詢工作盡量服務化,服務工作盡量產品化。因為一旦你的模式越來越依賴於高階的人力,企業一定很難規模化。
                                • 所謂標準化不僅僅要體現在產品上,還要體現在銷售上:一名真正好的銷售,不僅僅要能把產品賣出去,讓客戶買一個很大的單。而是還要能夠說服客戶,在前期放棄或者推遲一些個性化需求。
                                • 優秀的 To B團隊,一定是銷售產品能力互補的團隊。
                                • 標準的To B創業公司CEO的畫像就是8個字——行業老炮+超級銷售。
                                • 對於To B業務,我寧肯付費給你錢,但是要求你必須給我提供最好的服務,所以To B是價值敏感,To C是價格敏感。
                                • To B對價值的敏感,遠遠高於對價格的敏感。
                                • 桑文鋒在他新書《企業服務從0到1》中也寫道:產品要經歷可用、可賣、規模化三個階段。特別是規模化,最早買你產品的都是關係戶,所以從服務幾個客戶擴展到大規模,也是考驗你的組織能力。
                                • 做大B的好處是,客戶方有錢,信譽比較高,可能拖一點賬期,但不會不給你,同時對你的品牌有幫助。做大B的缺點就是個性化需求太多
                                • 做小B的好處是產品標準化程度高,沒有個性化定制。但是壞處也很明顯,就是小B付費能力弱

                                                                                星期二, 7月 28, 2020

                                                                                NO.1158 怎样运动最减脂?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Kl.html
                                                                                • 第一個錯誤——只運動,不控制飲食。
                                                                                • 單純的運動對體重的影響有限。不改變其他生活方式,只想通過運動來減肥,基本不可能。
                                                                                • 在綜合生活方式的干預下,堅持每週運動200分鐘以上的人,6個月平均能減重13.1kg;堅持每週運動150到200分鐘的,平均減重8.5kg;而不到150分鐘的,6個月下來只減了3.5kg。
                                                                                • 運動能減肥嗎?答案是一定的,但必須搭配生活方式管理。打個比方,雖然飲食才是減肥的靈魂,但運動卻是靈魂的伴侶。
                                                                                • 一種運動要想高效燃燒脂肪,必須同時滿足三點要求——
                                                                                  • 第一,有氧。
                                                                                  • 第二點,運動強度要合適。
                                                                                  • 第三個條件就是,要運動一定時長。
                                                                                • 燃脂效率最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在前30分鐘,消耗的60%也是肌肉裡儲存的糖。也就是說,想要燃燒脂肪,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至少需要30分鐘。
                                                                                • 在所有運動裡,快走居然是減肥成功率最高的,比中等強度的慢跑、游泳、HIIT都高。
                                                                                • 想要擁有完美的體型,就要重塑腰臀比。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減小腰圍,增大臀圍。而要改變這兩個身體數據,光靠調整飲食是很難的,更多的得仰仗運動。
                                                                                • 腰圍的大小,是由腹部的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的多少決定的。
                                                                                • 臀部一翹,腿部的視覺效果會拉長5-10cm。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22 推销法则:你真以为摆摊卖货很简单?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4T: 吸引力(attract),信任力(trust),誘惑力(tempt),行動力(act)
                                                                                                      • 這四種力,就是我總結的,要快速引發消費者行動的效果廣告最該利用的基本手段
                                                                                                      • 有關係,有好處,有意思,有期待
                                                                                                      • 利用消費人群洞察,比利用社會人群洞察參與人群洞察,獲得的停留都更可能是有效停留
                                                                                                      • 為什麼要製造信任?因為你要賣東西給別人
                                                                                                      • 更加真實,可信的自我語境,是建立信任的重要手段
                                                                                                      • 精緻的虛假,不如粗糙的真實
                                                                                                      • 偏好的製造和偏好的變現的區別
                                                                                                      • 要盡量簡明,清楚地,告知對方消費和轉化的路徑,打破他在採取行動之前的最後一點顧慮
                                                                                                      • 用吸引力實現停留,用信任力確保相信,用誘惑力激發心動,用行動力引導嘗試

                                                                                                                      星期一, 7月 27, 2020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021 唤起行动:表白当天就成功领证,可能吗?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效果廣告相對於品牌廣告而言,指的是著力引導直接的,當場的消費行為轉化的那種廣告
                                                                                                                      • 廣告是通過改變認知,來改變行動的
                                                                                                                      • AIDA模型:
                                                                                                                        • A: Attention, 引起注意
                                                                                                                        • I: Interest, 誘發興趣
                                                                                                                        • D: Desir, 刺激慾望
                                                                                                                        • A: Action, 促成行動
                                                                                                                      • 品牌廣告就聚焦在這個AIDA模型的前兩步或者前三步
                                                                                                                      • 效果廣告就主要負責完成後頭兩步或最後一步
                                                                                                                      • 品牌廣告著力於消費需求的喚起,是偏好的製造
                                                                                                                      • 效果廣告著力於消費行為的喚起,是偏好的變現
                                                                                                                      • 品牌是一種偏好的固化
                                                                                                                      • 通常,只有那些客單價不高的,嘗試成本和風險都較低的產品,才可以用II行效果廣告來打天下
                                                                                                                      • 品牌廣告是讓產品更好賣的廣告,
                                                                                                                      • 效果廣告是讓產品賣得更好廣告
                                                                                                                      • 看完以後,讓你覺得這東西很值錢的,是品牌廣告
                                                                                                                      • 看完之後,讓你覺得這東西很便宜的,是效果廣告
                                                                                                                      • 品校二者,雖然未必合一,但卻實實在在地需要協同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20 制造动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标题党”?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所有的內容哩,激發用戶互動的四種動機-有關係,有好處,有意思,有期待
                                                                                                                      • 有關係,是說建立內容與受眾之間的關係,是建立相關性
                                                                                                                      • 好處,指的是利益承諾或利益暗示
                                                                                                                      • 暗示的利益,其實是觀點,知識,甚至是談資和標籤
                                                                                                                      • 有意思指的並不一定是有趣好玩幽默滑稽,而是廣義的娛樂性
                                                                                                                      • 期待是可以不借助於有關係,有好處,有意思這三點,而憑空捏造出來的
                                                                                                                      • 四個動機的順序,其實就是一個由強而弱的順序

                                                                                                                      NO.1156 哪里是行业人才圣地?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Kw.html
                                                                                                                      • 哪些職業(產業)將被淘汰,哪些則具有更強的財富創造能力。但你可能還沒意識到的是:選擇在哪裡從事你的職業,其實更重要。
                                                                                                                      • 決定你個人賺錢能力(術語說就是“勞動性收入”)的,其實是個二維選擇題:
                                                                                                                        • 要在哪兒?
                                                                                                                        • 從事什麼工作?
                                                                                                                      • 家庭財產: 在1992年,北京和廣西南寧兩個普通工薪家庭的年收入,分別是7000多元和6000多元,相差一千塊錢,差別並不大。轉眼到了2019年,廣西南寧普通工薪家庭的年收入變成了10萬元,漲幅還是很大的,但你猜北京的普通工薪家庭年收入是多少? 20萬元
                                                                                                                      • 職業收入水準: 根據2019年的數據,一個瀋陽的行政總廚,月收入是1.5萬元左右,同樣的星級廚師,在北京的平均月收入是3.2萬元
                                                                                                                      • 紐約大學和羅德島州一個小城的布朗大學,助理教授的年薪分別是12萬和7.8萬美元,差54%,正教授則分別是19.7萬美元和10.8萬美元
                                                                                                                      • 財富創造=技術*f(資本,人力)
                                                                                                                      • 資本的多寡和城市的發展水準是單調遞增的關係
                                                                                                                      • 人力資本的累積和城市的連結是最為密切的,甚至可以說是「城市的產物」 。
                                                                                                                      • 所謂人力資本積累,就是指你在某一方面的專業能力是否會成長,成長速度有多快。說到這你就很容易理解,搞時尚產業的人在紐約、巴黎工作和在中國長沙工作,情況一定會不一樣。
                                                                                                                      • 人力資本的累積是個「幹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過程——工作以後都知道,對於大部分工作來說,學校裡那點「知識」就是個最基礎的敲門磚,你必須在任務中、項目執行中去吸取養分-就像球員,一定是透過和高手過招,在比賽中去一點點提升球技。
                                                                                                                      • 細分行業的人力資本累積的聖地可能會完全不同。
                                                                                                                      • 城市就像是人力資本的孵化器──不同產業的人力資本,也對應著不同的孵化器。而越是細分行業的人力積累,出現在小地方的機率越高。
                                                                                                                      • 選擇城市,就是選擇和自己的人力資本最匹配,能夠激發更大財富創造能力的位置。

                                                                                                                      NO.1153 看着门槛低,迎面一堵墙?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P.html
                                                                                                                      • 餐饮行业,是一个看起来门槛很低,但实际上进去是一堵墙的行业,绝大部分人跨过门槛但死在爬墙的路上
                                                                                                                      • 在开业的时候,他们什么都没有做,他们真正关心的只有出品环境服务这样的餐饮经营本质。
                                                                                                                      • 开业初期是试水试错的过程,在服务和出品还不稳定的时候,去做营销宣传反而适得其反

                                                                                                                      星期六, 7月 25, 2020

                                                                                                                      NO.1155 怎样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帮你?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Q.html
                                                                                                                      • 會求助的人,能拉近和同事的距離,能找到人替自己分擔繁重的任務,收穫經驗,成為未來的領導者。
                                                                                                                      • 不會求助的人,會在不該開口的時候求助,損傷關係,而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放棄求助,把自己陷入到危險的境地。
                                                                                                                      • 在生活中求人,基本上是七分實力,三分關係。手上資源越多,看上去實力越強、越有本事,就越容易有人願意幫你。
                                                                                                                      • 職場上求人,實力和親密兩點仍然適用,但職場的特殊性在於:求助者和被求助者彼此之間更加熟悉和了解,很難指望從吹牛、誇大、隱瞞等小伎倆中獲益。
                                                                                                                      • 記住八個字: “放下歷史,勇於開價。”
                                                                                                                        • 什麼叫放下歷史?你之前對別人多好,先別想,在競爭關係開始之後,一切恩義清零
                                                                                                                        • 什麼叫勇於開價?你要考慮對手如果支持你,你能夠給他多大的回報和好處。
                                                                                                                      • 正確的姿態是:
                                                                                                                        • 第一步,先挑明兩個人之間的競爭關係。
                                                                                                                        • 第二步,溫習和確認彼此的交情。
                                                                                                                        • 第三步,提出結盟提議。
                                                                                                                        • 第四步,一定要明確求助需求和交換條件。
                                                                                                                      • 要想讓別人心甘情願地幫你,你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選對人
                                                                                                                        2. 選場合
                                                                                                                        3. 選時機
                                                                                                                        4. 避免中間人
                                                                                                                        5. 多念好
                                                                                                                      • “四個不幫”:
                                                                                                                        • 第一,不划算的,不幫。
                                                                                                                        • 第二,二手的忙,不幫。
                                                                                                                        • 第三,比價的,不幫。
                                                                                                                        • 第四,被拒後說刻薄話的,不幫。

                                                                                                                                                                NO.1154 怎样获得领导的信任?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g.html
                                                                                                                                                                • 打敗愚蠢領導挽救公司的故事都是神話,在領導的支持下做成大事才是智慧。
                                                                                                                                                                • 領導會支持什麼樣的人呢?根據我多年觀察總結的經驗,你需要具備兩個特徵:
                                                                                                                                                                  • 一個是"基本實力",也就是你的知識積累、智力、體力、敬業精神和頑強的鬥志。
                                                                                                                                                                  • 一個是“互信狀態”,信任才是獲取領導支持的關鍵。
                                                                                                                                                                • 基本實力和互信狀態不是簡單的加法,更像是一種乘法。如果互信程度是80%,你去做事的效果就能發揮出80%;如果互信程度是120%,有了領導的信任,你的實力能有更大的作用。
                                                                                                                                                                • 有兩種錯誤會破壞互信狀態,一種叫 信號黑洞 ,另一種叫 信息冗餘
                                                                                                                                                                • 領導和下屬的關係很像是航天指揮中心和空間站
                                                                                                                                                                • 信任這兩個字,首先得有信,要和你的領導互通信號。告訴他你在工作,狀態良好,聽從指揮。
                                                                                                                                                                • 宇航員和指揮員哪有什麼拍馬屁呢?大家目標一致,就是兩點:一個是“一飛沖天”,也就是進步;一個是“平安落地”,也就是安全原則。
                                                                                                                                                                • 職場上最容易犯的兩種錯誤:
                                                                                                                                                                  • 第一, 要避免成為信號黑洞,你一定要讓領導知道你的想法;
                                                                                                                                                                  • 第二, 要避免製造信息冗餘,你要珍惜你領導的注意力,給領導傳達恰當的信號。
                                                                                                                                                                • “投名狀”的作用就是八個字:“明我的志,安你的心。”
                                                                                                                                                                • 總結一下,這一講你需要記住以下四點:
                                                                                                                                                                  • 第一,互信狀態,人的實力才能發揮出來。
                                                                                                                                                                  • 第二,“信任”,你給領導很多信息,他才會給你重任。
                                                                                                                                                                  • 第三,只有“投名狀”才能打敗“猜疑鏈”。
                                                                                                                                                                  • 第四, 永遠別忘了“走為上”。

                                                                                                                                                                                                星期五, 7月 24, 2020

                                                                                                                                                                                                NO.1157 第4期 | 控制你的好奇心,也是一种能力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KA.html
                                                                                                                                                                                                • 他說唐代那個服飾人管系釦子叫上船,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的那個服飾嘛,這邊一個鈕,這邊一個襻對吧,然後搭上,他說對,這個動作就有點像船靠岸之後把那個纜繩在岸上的那個木樁子繞個圈固定住,這個動作叫上船。
                                                                                                                                                                                                • 在我看來,這才是異國旅行真正的樂趣所在,我不想知道人們在前方什麼,還有什麼能比對周圍幾乎所有的一切渾然不知更能激起我們童年時期所擁有的美好感覺呢?突然之間,你回到了5歲,你讀不懂任何東西,你對周遭的一切只有最基本,最膚淺的感覺,你的整個存在都變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 什麼叫洞察力?她是這麼解釋的,她說:“把熟悉的事物陌生生化的能力,把句號變成問號的能力-更精彩的來了-把此時此刻和無數他時他刻聯繫起來的能力,這就叫洞察力。”
                                                                                                                                                                                                • 演化的歷程從來都不是什麼完美設計的過程,它永遠是將錯就錯,沒辦法,糊弄糊弄,將計就計,權宜之計,打個補丁,它是全部都有進展過來的。
                                                                                                                                                                                                • 一個歐洲人,大概一戰之後一個歐洲人去到非洲的一個部落,發現這個部落吃人,食人族,怎麼這麼野蠻呢?讓我來教化你們,這是聊天呢,食人族就問他,你們歐洲幹嗎呢?我們歐洲剛打仗,打仗死多少人啊?死一千多萬人。食人族說,吃得了嗎?歐洲人說我們文明,我們不吃,食人族說,太野蠻了,不吃殺那麼多人。
                                                                                                                                                                                                • “最近不抽洋片了,改抽白面了”對吧,就是他心裡的洞沒有填滿的時候他一直是尋找解決方案的,你把他這個解決方案拿掉沒有用。
                                                                                                                                                                                                • 他認為什麼是教育?什麼是激活的教育?不是糾正,甚至長期的陪伴。陪伴時間足夠,成人對孩子才有教育。
                                                                                                                                                                                                • 順其自然,有所作為
                                                                                                                                                                                                • 什麼叫望遠鏡?望遠鏡是把超小的視覺形象放大到人的尺度來看,試管和燒杯帶來什麼?是把變化的過程放到人的規模讓我們觀察。
                                                                                                                                                                                                • 任何優勢的取得本質都是缺點”,你有任何優勢,都一定隱藏著一個你意識不到的劣勢。
                                                                                                                                                                                                • 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標定了一個價格。
                                                                                                                                                                                                • 人類實際上就是點錯了科技樹,對吧,我們天天把自己搞的很爽,我們又是短視頻又是社交軟件,我們把自己搞的很爽,但是我們天天活在一個遊戲世界。不覺得嗎?過去幾十年,因為互聯網,電子科技的發達,虛擬產業的發達,所以人類越來越變成了宅男宅女死肥宅,我們呈現在自己腦袋掛那個世界裡邊,我們對外部的星空好像失去了興趣。
                                                                                                                                                                                                • 人,不過是自己受到的誘惑的總和
                                                                                                                                                                                                • 人類長這麼大腦袋帶來了一個重要後遺症,就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我們在信息面前完全沒有戒斷的能力
                                                                                                                                                                                                • 負能力,它指的是,它指的是一個人身處不確定,神秘,疑惑之中卻不著急尋求事實和理由。
                                                                                                                                                                                                • 他說我之所以能能電影拍成,就是因為別把那些浮華的東西來蒙蔽我,我就是個拍電影的,我只認電影本身

                                                                                                                                                                                                                            星期三, 7月 22, 2020

                                                                                                                                                                                                                            NO.1144 你是模型收集爱好者吗?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7.html
                                                                                                                                                                                                                            • 海底捞为什么道歉?因为海底捞是有人设的(这个词很熟),有人设的餐饮品牌,人们去海底捞不光为吃火锅,还因为它亲切,对它有感情。
                                                                                                                                                                                                                            • 请问海底捞的人设是什么?(大家脑子当中想这个问题)答案是恋人。
                                                                                                                                                                                                                            • 柳井正就讲过一句话,“广告是企业写给顾客的情书。”
                                                                                                                                                                                                                            • 有限游戏就应该现在把它结束掉,有限游戏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是有办法让它变成无限游戏,一直在讨论,一直在延续。
                                                                                                                                                                                                                            • 把自己放进去,让知识撞击自己,让自己面对难题,因为这个撞击,这个外来的信息我自己受到了启发
                                                                                                                                                                                                                            • 当人类通过精细化分工来提升效率的时候,其实我们损失了一件事,就是我们抗风险能力实际上在下降。
                                                                                                                                                                                                                            • 你只要保持好奇、保持开放,不急于得出结论,不急于向世界宣布“我认为”,就这仨字儿只要你不说,它就能不断地给你新的解释。
                                                                                                                                                                                                                            • 这个世界的真实状态远远超出我们的理解能力。我们没有理解,我们没有能力去搞到世界的真相
                                                                                                                                                                                                                            • 八大菜系不太记得住。傅师傅说,这特别好记,记住两条线,他说沿海和沿江,沿海你从北边往南边数,北边鲁菜、苏菜、浙菜、闽菜、粤菜,五个了,这是沿海。再一条线,沿江,徽菜、湘菜、川菜,长江上中下游各选一个代表,八大菜系。
                                                                                                                                                                                                                            • 没有新信息,只是对我已掌握的信息进行重新的分类和排序。他让我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居然别开生面
                                                                                                                                                                                                                            • 模型不是任何新知识,模型是对我们已经知道的那些东西进行重新分类和排序。
                                                                                                                                                                                                                            • 面试問題清单
                                                                                                                                                                                                                              1. 你觉得人生至此,你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
                                                                                                                                                                                                                              2. 你人生至此印象最重要的一次失败或者是后果是什么?
                                                                                                                                                                                                                              3. 你觉得对于应聘这个职位做的好的人和顶尖的人其中的差别在哪里?
                                                                                                                                                                                                                              4. 如果你来招聘这个职位,你最看重的能力和素质有哪些?
                                                                                                                                                                                                                              5. 向我推荐一部你非常喜欢的作品,什么都行,小说也行,电影也行,戏剧也行,请向我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作品。
                                                                                                                                                                                                                              6. 你觉得谁是自己向他学习过的最好的老师?为什么?
                                                                                                                                                                                                                              7. 这个老师他的局限性是什么?
                                                                                                                                                                                                                            • 我的成长不表现为我知道了更多的事,我的成长只表现为我对世界的分类和排序,也就是我理解它们的模型发生了变化。
                                                                                                                                                                                                                            • 现在拿张纸,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十件事写下来,然后挑出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那件事,然后把其他九件拿掉,只做这件事。
                                                                                                                                                                                                                            • 提出一个好问题比找到一个好答案还重要。
                                                                                                                                                                                                                            • 什么叫提出一个好问题?就是给你理解你已知事实的一个新模型嘛。
                                                                                                                                                                                                                            • 你是要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
                                                                                                                                                                                                                            • 这个模型里面,你至少告诉自己一件事,我进什么样的行当,我要在我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时候,正好年富力强,我有能力去干且比我岁数大的人看不懂、看不惯和看不上的行当才有机会。
                                                                                                                                                                                                                            • 我们受到的那些最重要的启发它不必是真相和真理;
                                                                                                                                                                                                                            • 模型是我们把握这个世界仅有的武器;
                                                                                                                                                                                                                            • 希望是我们最有力的模型。

                                                                                                                                                                                                                            星期一, 7月 20, 2020

                                                                                                                                                                                                                            NO.1150 第3期 | 你逃出“高考模式”了么?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n.html
                                                                                                                                                                                                                            • 不要把職場當考場,不要以為在公司還是在學校,那個行為模式不一樣的。
                                                                                                                                                                                                                            • 中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高考和科舉制度,我們就把科舉制度也接上,就一塊兒算。就是它老在給我們一個暗示,所有的題都有解,對吧?
                                                                                                                                                                                                                            • 喬布斯說,“我對我們做過的事情感到自豪,我對我們那些決定不做的事情也同樣感到自豪。”
                                                                                                                                                                                                                            • 就是笨人沒法理解,聰明人自己也說不清楚,一旦到了這種模糊地帶,大家寫倆字兒:智慧。
                                                                                                                                                                                                                            • 內向者就​​是在和別人的相處中損失能量的人,什麼是外向的人?就是在和別人的相處中,他能獲得能量的人。
                                                                                                                                                                                                                            • 多助之事就堅持(中國人說嘛,得道多助),寡助之事你就放棄(失道寡助),其實就這麼簡單。
                                                                                                                                                                                                                            • 世界上的遊戲分成兩種,簡單說有限遊戲、無限遊戲
                                                                                                                                                                                                                            • 很多人都搞錯一件事,以為人脈是資源。錯了,人脈是資產。
                                                                                                                                                                                                                            • 資源就是我不能用啊,我必須把它變成別的東西它才是我的,煤我得把它挖出來然後發電,然後電我才能用嘛,所以煤是資源。所以,如果人脈對你是資源,你意味著什麼?你一定要去開採它,然後把它變成實際的利益落袋為安。
                                                                                                                                                                                                                            • 不要跟朋友做生意,就是這個道理。就很多老人跟我們講這樣的話,不要跟朋友做生意,什麼意思?就是不要把你的人脈變成了資源。
                                                                                                                                                                                                                            • 作弊會把你困在一個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的職業,困住你真正的人生追求。作弊成功,那些假的成績,就會帶你到一個你根本不想去也不該去的地方。
                                                                                                                                                                                                                            • 因為只要你的PPT最後一頁是謝謝,那你釋放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叫:我的表演結束,現在請下判斷。
                                                                                                                                                                                                                            • 人生不允許關閉,既使需要一些儀式性關閉的時候,咱能不能不關閉它?咱能不能想辦法對未來打開一個口子?
                                                                                                                                                                                                                            • 那個時候現代作為一個政權,他的兩根支柱是清晰的,就是你的合法性來自於人民,而你獲取合法性的手段來自於軍隊。
                                                                                                                                                                                                                            • 時間長了,因為這幫大學生,這幫公益志願者不斷地給村民家里送花,所以他們擁有了一個東西,用我們熟悉企業的話語的人知道的那個詞,叫領導力。
                                                                                                                                                                                                                            • 與其直奔目標,不如直指人心。

                                                                                                                                                                                                                                                        星期六, 7月 18, 2020

                                                                                                                                                                                                                                                        NO.1149 练写作,从日记开始吧!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1.html
                                                                                                                                                                                                                                                        • 根據我從中學開始長期寫日記的經驗,以下三類內容非常值得寫,卻又是很多人忽視的。它們分別是:工作日記讀書心得特殊的經歷
                                                                                                                                                                                                                                                        • 記好工作日記,既是為了讓自己同樣的錯誤不犯兩遍,更是為了不斷積累成功經驗。
                                                                                                                                                                                                                                                        • 希望通過閱讀獲得三個層面的收穫:對全書輪廓的了解、對裡面一些細節或者知識點的了解,以及對作者在寫作上技巧和手法的了解。
                                                                                                                                                                                                                                                        • 讀了書,把自己的收穫和想法寫下來,過了一遍腦子,才能更好地變成自己的東西。

                                                                                                                                                                                                                                                        星期五, 7月 17, 2020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019 互动源头:没人理你,那该怎么办?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傳"和"撥"的區別,是"擊鼓傳花"和"天女散花"的區別
                                                                                                                                                                                                                                                        • 現在的傳播,已經跟內容,受眾之間的互動分割不開了
                                                                                                                                                                                                                                                        • 個人媒體的發達,讓個人的"傳",效力增強了
                                                                                                                                                                                                                                                        • 互動不是單獨某一類廣告才有的特徵,而是創作一切廣告作品要有的思考路徑
                                                                                                                                                                                                                                                        • 我們所說的互動,包括他們對於廣告所採取的實際操作,比如轉,評,讚等,都是由這樣一系列為小的動作連綴而成一個鍊條
                                                                                                                                                                                                                                                        • 這個互動旅程裡的每一個重要動作,背後都該有一個認知上的動機
                                                                                                                                                                                                                                                        • 而這些動機,背後是對不同人群的準確洞察
                                                                                                                                                                                                                                                        • 互動的動機,要從互動的參與者在媒介上的行為,心理來發掘
                                                                                                                                                                                                                                                        • 用戶在觀看廣告時的認知旅程,是由一個個微小的動作組成的,每個動作背後,都有一個動機,而這些動機,是需要我們在內容裏頭,設計對應的誘因,也就是一些鉤子,以便引導,激發它們的動機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018 语境变革:你是那个在海滩上穿貂的人吗?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調性,還與媒介空間中的語境有關
                                                                                                                                                                                                                                                        • 人群不同,語境不同,時代不同,對調性的解讀也不同
                                                                                                                                                                                                                                                        • 我們所處的媒介環境正逐步從公眾語境,轉變為社交語境,甚至自我語境
                                                                                                                                                                                                                                                        • 完全釋放內心深處那個真正的自我,展現以往從不對外示人的本性,我覺得這就叫自我語境
                                                                                                                                                                                                                                                        • 一個人靈魂的真相,是遠比他外在的真相更深刻
                                                                                                                                                                                                                                                        • lo-fi就是低保真度的意思,它指的是質感的真實和不過分修飾

                                                                                                                                                                                                                                                        星期四, 7月 16, 2020

                                                                                                                                                                                                                                                        NO.1138 启发俱乐部(下)| 真实世界的力量有多大?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e.html
                                                                                                                                                                                                                                                        • 只要你是一個線下實體,不管是一千多年前幫白居易保存詩集的一座廟還是今天的一個學校,整個社會每一個個體圍繞你開發自己對你的用處,這是你真正佇立在那兒不倒的原因。
                                                                                                                                                                                                                                                        • 這個世界不需要喜歡,這個世界只需要它對你有用。
                                                                                                                                                                                                                                                        • 不要通過別人是罵你還是夸你來判斷你和他的真實關係。郭德綱的那句話叫做“褒貶是買賣,喝彩是閒人”。
                                                                                                                                                                                                                                                        • 世界上還有這樣的生意,你的顧客排除萬難,承受巨大的痛苦、不確定性,在明知也沒有什麼效果的情況下,交一筆昂貴的錢,也得跟你做生意,憑啥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好事?
                                                                                                                                                                                                                                                        • 人的行動其實不是被擺事實講道理驅動的,人的行動是被想像的那個結果來驅動的。
                                                                                                                                                                                                                                                        • 什麼叫好生意?好生意的樣子就是你可以跟任何人,哪怕是沒有文化的人講清楚並讓他想像那個清晰的結果。
                                                                                                                                                                                                                                                        • 這個銷售冠軍她見到顧客的第一句話不是這樣,她會這麼說。先生您來了,請問您家的牆壁是什麼顏色的?
                                                                                                                                                                                                                                                        • 我覺得這句銷售話術的靈魂也在於這句話“人是被結果驅動的”。
                                                                                                                                                                                                                                                        • 我們習慣用擺事實講道理去改變他人、驅動他人,但就是效果不好。但是如果如此,用剛才開玩笑的方式,直接從風水的角度給一個結果,效果好,但是又涉嫌忽悠。所以實質上我們和他人打交道的策略,可能永遠要在這兩極之間搖擺。
                                                                                                                                                                                                                                                        • 我們經常會覺得,我們用言詞,我們用邏輯,我們用一切道理可以說服別人,可以凝聚共識。但是你會發現不是的,這個世界共識往往是被清晰可見的一個結果,還記得我剛才說的我的植髮和海明威的胸毛嗎?我們是被一個清晰可見的結果而打動,然後凝聚共識。
                                                                                                                                                                                                                                                        • 因為我在寫的時候我就把這個書寫成這樣的一個狀態,你讀一遍就有收穫,而讀第二遍就有更多的愉悅。你買了我一本書就相當於買了我兩本書,所以一點也不貴。
                                                                                                                                                                                                                                                        • 夜幕降臨,我回到了家,走進書房,進書房前,我會脫去被泥土或別的什麼弄髒的常服,換上官服,穿好禮服,我來到書房,我來到了古人所在的昔日的宮廷。在那裡,我受到他們的親切歡迎,吃著那些專門給我而我又為此活著的食物;在那裡,我毫不害羞地同他們說話,詢問他們行為的原因,他們還會像活著一樣去回答我的問題。在書房裡一呆四個小時,我一點也不會感到無聊,我會忘記一切苦惱,不再害怕貧窮,也不畏懼死亡,我已經全身心地融入了他們的世界。
                                                                                                                                                                                                                                                        • 故事有什麼魅力呢?我們看過那麼多故事,圖的是什麼呢?正如一部偉大的戰爭電影,它是告訴人們在生死之際一個體面人會怎麼做。我們在別人的故事裡傾灑自己的笑與淚,就是要看看在某種極端情況下,體面人是怎麼做的。以及警醒自己不體面的行為是什麼,當我自己未來面臨類似的情況時,我內心可以調用一種行為模式或者是情感反應模式,而我的人格養成就在其中。

                                                                                                                                                                                                                                                                              星期三, 7月 15, 2020

                                                                                                                                                                                                                                                                              NO.1137 启发俱乐部(上)| 做生意为什么要有线下?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m.html
                                                                                                                                                                                                                                                                              • 沒有什麼是最好的時機,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
                                                                                                                                                                                                                                                                              • 所謂精神生活其中最獨特的一件事情,是人們會不斷地超越所給信息。
                                                                                                                                                                                                                                                                              • 這種策略它必須在線下去站定,所以它帶來了一系列的缺點,比如說觀眾少、增長慢、成本重、收入低、限制多、風險大。但是它的唯一的好處就是確定性,因為提供了確定性,所以方方面面的紅利、方方面面的注意力,包括自己的成長,能夠在這個確定性的基礎上,一點一點地壘出來。
                                                                                                                                                                                                                                                                              • 好處就是不斷地逼自己,出好活兒,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逼自己出來更好的產品。
                                                                                                                                                                                                                                                                              • 一部電影對於迪士尼來說只是一個火車頭,後面可以拖好多節車廂。
                                                                                                                                                                                                                                                                              • 2019年的財務報表,迪士尼來自於電影的收入大概只佔它總收入的10%,90%都是和線下相關的收入。
                                                                                                                                                                                                                                                                              • 未來的線下演出將分成三種形式:
                                                                                                                                                                                                                                                                                第一種形式是娛樂,那就是聽相聲、聽脫口秀,聽郭德綱;
                                                                                                                                                                                                                                                                                第二種是審美,是看話劇、聽音樂會;
                                                                                                                                                                                                                                                                                第三種學知識嘛,線下知識分享。
                                                                                                                                                                                                                                                                              • 你所有的努力方向不是你多有魅力,是你對別人有什麼用。

                                                                                                                                                                                                                                                                                                你想事情夠有高度嗎?職場上有影響力的高手,下班後默默練的事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9736
                                                                                                                                                                                                                                                                                                • 有些人很奇怪,只有當你優秀到會損害他的優越感時,他才會攻擊你。
                                                                                                                                                                                                                                                                                                • 好文筆是練出來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從這個角度理解,任何時候,我們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為寫好下一篇文章做準備。
                                                                                                                                                                                                                                                                                                • 在寫作方面,拉開大家思考高度差距的也有一個核心指標—你的輸入
                                                                                                                                                                                                                                                                                                • 提升寫作能力的三個核心要素是:輸入、思考、輸出
                                                                                                                                                                                                                                                                                                • 如何提高輸入效果?記住一個大前提:讀完不是目的,吸收才是
                                                                                                                                                                                                                                                                                                • 閱讀建議。
                                                                                                                                                                                                                                                                                                  (1)要帶著目標和預期閱讀。
                                                                                                                                                                                                                                                                                                  (2)要養成邊讀邊思考甚至做筆記的習慣。
                                                                                                                                                                                                                                                                                                  (3)要更聚焦,進行主題式閱讀。
                                                                                                                                                                                                                                                                                                  (4)好內容要反覆讀。
                                                                                                                                                                                                                                                                                                  (5)閱讀時,要帶著批判性思維和學習的心態。
                                                                                                                                                                                                                                                                                                  (6)在閱讀過程中,要不斷代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場景。

                                                                                                                                                                                                                                                                                                星期二, 7月 14, 2020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017 调性真相:什么?低俗也有低俗的道理?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一個廣告,一個文案的調性是怎樣的,當然就取決於我們想在別人心中建立一個甚麼樣的感受
                                                                                                                                                                                                                                                                                                • 調性從不獨立存在,更不能被獨立評斷
                                                                                                                                                                                                                                                                                                • 不同的人,對調性的敏感程度,感受角度都是不同的
                                                                                                                                                                                                                                                                                                • 做廣告之前,要了解你的目標人群是怎樣的,這個了解,也包括他們對調性的敏感程度
                                                                                                                                                                                                                                                                                                • 調性的彈性,還與品牌或產品所在的品類有關
                                                                                                                                                                                                                                                                                                • 領帶商品:一些品類的商品,實際上是有領帶一樣的裝飾及身分象徵作用的.
                                                                                                                                                                                                                                                                                                • 馬斯洛的需求三角形里,偏底層的那些生存基本所需的東西,往往調性的重要性偏弱一點;而層級比較高的,調性的重要性可能就高一點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016 理解调性:我们为什么要“讨人喜欢”?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調性這個詞的英文是Tone and Manner
                                                                                                                                                                                                                                                                                                • 調性是基於這個品牌形象,所展露出來的那些東西,是"人設"的外在表相
                                                                                                                                                                                                                                                                                                • 調性是廣告呈現出來的風格與個性,同樣的訊息,如果以不同的調性出現,會給受眾不同的感受
                                                                                                                                                                                                                                                                                                • 感受層面上的事要交給感受.他們不聽你的,他們自己會看,他們自己有感覺.
                                                                                                                                                                                                                                                                                                • 調性可以直擊感受,直接在非理性層面製造偏好和喜愛的那個手段
                                                                                                                                                                                                                                                                                                • 這些"不可理喻的喜歡",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沉澱為那個"固化的偏好"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015 Idea金字塔:我们错怪了脑白金吗?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廣告是通過改變人的認知,以改變人的行為
                                                                                                                                                                                                                                                                                                • 我們所期待的那個"行為改變",是廣告的"商業目的",而那個"認知改變",就是廣告的"傳播目的"
                                                                                                                                                                                                                                                                                                • 選定了一個商業目標,確定了跟他匹配的傳播目標,已經是一個重要的"辦法"了
                                                                                                                                                                                                                                                                                                • 認知改變: 腦白金想讓人相信,他是"最適合送禮的保健品"
                                                                                                                                                                                                                                                                                                • 要促成的行為改變是甚麼? 是讓人在購買年節禮品時,首選腦白金
                                                                                                                                                                                                                                                                                                • 禮品和保健品,可是兩個不同的市場
                                                                                                                                                                                                                                                                                                • 腦白金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雖然是保健品,但卻完全是把保健品當作禮品來賣
                                                                                                                                                                                                                                                                                                • 洞察: 送禮者買甚麼禮物,完全取決於收禮者會喜歡甚麼. 很多時候送禮的人為買禮物發愁,就是因為不知道收禮的人,他喜歡甚麼呢?

                                                                                                                                                                                                                                                                                                NO.1147 楚国是怎么称王的?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r.html

                                                                                                                                                                                                                                                                                                • 周朝封爵,有所谓五等爵,从高级到低级依次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 所谓五服,大体上说,由核心区到蛮荒地带依次分为甸服、侯服、宾服、要(yāo)服、荒服。在五服里的级别越低,对周天子的义务就越少。
                                                                                                                                                                                                                                                                                                • 熊通气坏了,说出了一句名言:“我自尊耳。”意思是说,既然周天子不给我加一个尊贵的头衔,那我就自己给自己加,这就是“自尊”这个词的原始涵义。

                                                                                                                                                                                                                                                                                                星期一, 7月 13, 2020

                                                                                                                                                                                                                                                                                                NO.1146 日本人为什么重礼仪?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v.html
                                                                                                                                                                                                                                                                                                • 二戰期間,別的國家的軍隊,傷亡達到1/4左右,弱勢的一方就投降不打了。
                                                                                                                                                                                                                                                                                                • 日本不是這樣,日本在緬北戰役中,戰死與被俘的比例達到120:1。
                                                                                                                                                                                                                                                                                                • 他們接受了儒家忠和孝的概念之後,卻沒有接受“仁”的概念。
                                                                                                                                                                                                                                                                                                • “小仁大義”。
                                                                                                                                                                                                                                                                                                  •  “義”為什麼是大的呢?因為孟子強調的“義”是普天下通用的,是含有強製成分的。 
                                                                                                                                                                                                                                                                                                  • “仁”為什麼是小的呢?因為孔子強調的“仁”是從身邊人開始的,是一種自願前提下的責任。
                                                                                                                                                                                                                                                                                                • 人與神之間的關係,才是西方人道德觀念的核心。
                                                                                                                                                                                                                                                                                                • 日本人的道德觀念,既不存在於人和神之間,也不存在於人和抽象的觀念之間,而只存在於人際關係之間。所以我們說,日本是一個“恥感社會”。
                                                                                                                                                                                                                                                                                                • 就道德成分而言,中國人有恥有罪,西方人有罪無恥,日本人有恥無罪。

                                                                                                                                                                                                                                                                                                          星期六, 7月 11, 2020

                                                                                                                                                                                                                                                                                                          NO.1145 美国社会为什么撕裂?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Y.html

                                                                                                                                                                                                                                                                                                          • 美国现有人口,有一半是300万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定居者和70万黑奴的后代,移民只占一半。
                                                                                                                                                                                                                                                                                                          • “第一有效定居理论”。根据这个理论,虽然最初定居者的后代只占现在人口的一半,但是其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一半。
                                                                                                                                                                                                                                                                                                          • 冷战结束,放眼全球,美国不再有强大的对手。维持一个强大政府、维持美国人共同的身份认同,必要性下降了。
                                                                                                                                                                                                                                                                                                          • 这种逆转的趋势,被迅速政治化了。总的说来,就是共和党还是老一套,煮番茄汤,搞同化。但是民主党因为没抢到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这块最大的饼,所以就反其道而行之,搞分化。
                                                                                                                                                                                                                                                                                                          • 同性恋法案通过后,我就断言民主党将输掉下一届总统大选。因为WASP们,尤其是福音派教徒们会被激怒,然后出来投票。就像当年他们把里根和小布什送上总统宝座时一样。
                                                                                                                                                                                                                                                                                                          • 牙买加,竟然有23%的国民生活在美国,而墨西哥裔只有9.4%,但是墨西哥人口基数大,所以全国人口有1/10跑到美国来
                                                                                                                                                                                                                                                                                                          • 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的兴起,对国家的认同普遍降低了。民主党为了选票,不遗余力地对美国主流社群和主流文化进化多维度的分割,人种、肤色、性取向、宗教、文化,到处找劫材。这加剧了社会的割裂,也让美国人在身份认同上产生了迷茫和困惑。最近这些年,大量墨西哥裔移民的集中涌入,更是加速了美国从番茄汤向沙拉的转化。

                                                                                                                                                                                                                                                                                                          NO.1143 他开启了美国世纪?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f.html

                                                                                                                                                                                                                                                                                                          • 什么是美国世纪?这是《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在1941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思是,美国将取代英国,来定义和引领20世纪。
                                                                                                                                                                                                                                                                                                          • 历史学家喜欢借用马克·吐温的说法,把这个时代称为“镀金时代”,从1861年的南北战争开始,以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当上美国总统结束。
                                                                                                                                                                                                                                                                                                          • 在福特看来,他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大机会。既然基础设施网络已经铺就,基本的工业产品已经有人提供了,新的机会就是,在这些基础设施级别的服务和产品之上,进行更加复杂的创新,瞄准已经出现的大众市场。
                                                                                                                                                                                                                                                                                                          • 在新的时代,赢家会是那些有能力生产出人人喜欢的产品,有能力把产品卖给每个人的创业家。

                                                                                                                                                                                                                                                                                                          星期五, 7月 10, 2020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14 创造办法:最厉害的乞丐是什么样的?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從看法,到辦法
                                                                                                                                                                                                                                                                                                          • 這種不一樣的"認知上的改變",我把它叫做"辦法"
                                                                                                                                                                                                                                                                                                          • 一個新的好辦法,有時候甚至是可以幫你開闢出一片全新的市場來
                                                                                                                                                                                                                                                                                                          • "辦法",指的是我們為促成一個"行為改變"而期望實現的那個"認知改變"
                                                                                                                                                                                                                                                                                                          • "看法",指的是我們為了促成這個認知改變,而要傳遞給目標人群的那個"理由"
                                                                                                                                                                                                                                                                                                          • "說法",則是我們為傳遞那個"看法",那個"理由"而找到的"表達方式"
                                                                                                                                                                                                                                                                                                          • 說法為看法服務,是為了"看法"更好地被接受
                                                                                                                                                                                                                                                                                                          • 看法為辦法服務,是為了讓這個辦法能真正實現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13 突破看法:怎样超越陈词滥调?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從"說法"到"看法"
                                                                                                                                                                                                                                                                                                          • 廣告的作用路徑是改變人的認知,繼而改變人的行為
                                                                                                                                                                                                                                                                                                          • "看法"是受眾改變認知的那個理由
                                                                                                                                                                                                                                                                                                          • "說法"只是對於這個理由,觀點,情緒或甚麼東西的表達方式
                                                                                                                                                                                                                                                                                                          • 你需要換一個理由,而不是把這個理由,說得更好聽
                                                                                                                                                                                                                                                                                                          • "好說法"是更加動人的表達方式
                                                                                                                                                                                                                                                                                                          • "好看法"是更能促成認知改變的理由
                                                                                                                                                                                                                                                                                                          • 好看法,就是更能準確地切中目標消費者洞察的那些看法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12 优化说法:如何点石成金?(下)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五個常用的"點石成金招數"
                                                                                                                                                                                                                                                                                                            4. 把複雜變簡單
                                                                                                                                                                                                                                                                                                            5. 平淡變精彩
                                                                                                                                                                                                                                                                                                          • 簡單,是創意文案裡的一個重要原則,我覺得也是溝通表達的重要原則
                                                                                                                                                                                                                                                                                                          • KISS - 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 真正要追求的"簡單"是甚麼?是簡短,單純,直白
                                                                                                                                                                                                                                                                                                          • 簡短,單純都不是衡量"簡單"的"金標準","直白"才是
                                                                                                                                                                                                                                                                                                          • 把平淡變精彩的花樣,都要以不歪曲,不影響訊息的表達和接收為前提
                                                                                                                                                                                                                                                                                                          • 這五個招式的最終目的以及底層邏輯,都是同一件事-把你的,變成他的
                                                                                                                                                                                                                                                                                                          • 把你,也就是品牌或者廣告作者要傳達的訊息,變成他,也就是受眾,能清楚接受,感知到的體驗
                                                                                                                                                                                                                                                                                                          • 用好這幾招的根本,還是我們之前所說的"洞察"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11 优化说法:如何点石成金?(上)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五個常用的"點石成金招數"
                                                                                                                                                                                                                                                                                                            1. 把大變小
                                                                                                                                                                                                                                                                                                            2. 把遠變近
                                                                                                                                                                                                                                                                                                            3. 把抽象變具體
                                                                                                                                                                                                                                                                                                          • 大,有氣勢.小,才尖銳
                                                                                                                                                                                                                                                                                                          • 廣告是以大眾媒體對一個個得受眾發聲,所以尖銳更加重要
                                                                                                                                                                                                                                                                                                          • "大"是難以感知,"遠"是與我無關
                                                                                                                                                                                                                                                                                                          • 把遠寫近,是努力建立相關性
                                                                                                                                                                                                                                                                                                          • 把抽象變具體,基本的原則是要讓抽象的東西變得更能夠被體驗,被感知,被記憶
                                                                                                                                                                                                                                                                                                          • 情境,形象,情緒,故事,數字,這都是"抽象變具體"的常用小技巧

                                                                                                                                                                                                                                                                                                          NO.1142 为什么要写一份你的使用说明书?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G.html

                                                                                                                                                                                                                                                                                                          • 原因是大部分管理者和团队,都是在工作中被动地磨合。他们的眼睛上像蒙着一块布,看不到其实稍作调整,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摩擦。
                                                                                                                                                                                                                                                                                                          • 第一部分,在这里你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 你对他的工作期待是什么?
                                                                                                                                                                                                                                                                                                            2. 你需要他怎样和你沟通?
                                                                                                                                                                                                                                                                                                            3. 你的雷区和底线在哪里?
                                                                                                                                                                                                                                                                                                          • 你更看重质量还是更看重效率?看重结果还是过程?你需要随时了解情况,还是希望他独立处理?你看重执行还是创新?你需不需要他事先考虑风险? 
                                                                                                                                                                                                                                                                                                          • 你需要对方以什么方式沟通,文字还是口头?在什么时间沟通,立刻还是想好之后?怎样和你沟通,先说结果,还是娓娓道来?
                                                                                                                                                                                                                                                                                                          • 这里你要列出最讨厌、最不能接受的事情,但是请注意,别忘了加上一个“你应该怎么处理”的部分。
                                                                                                                                                                                                                                                                                                          • 第二部分。同样有两个问题需要填写:
                                                                                                                                                                                                                                                                                                            1. 我擅长什么,你可以得到怎样的支持?
                                                                                                                                                                                                                                                                                                            2. 我不擅长什么,我需要你怎样支持我?

                                                                                                                                                                                                                                                                                                          星期四, 7月 09, 2020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10 创意之道:好想法真是“孵”出来的吗?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舊元素,新組合”
                                                                                                                                                                                                                                                                                                          • 生成創意的具體方法,他把它總結成了五個步驟:
                                                                                                                                                                                                                                                                                                            1. 讓大腦盡量吸收原始素材
                                                                                                                                                                                                                                                                                                            2. 開動大腦,在頭腦中反覆研究這些素材
                                                                                                                                                                                                                                                                                                            3. 把整件事情徹底放下
                                                                                                                                                                                                                                                                                                            4. 創意浮現在你的腦海裡
                                                                                                                                                                                                                                                                                                            5. 放到現實的世界哩,現實的情境爭,去接受考驗,做出進一步的修正改進
                                                                                                                                                                                                                                                                                                          • 創意不是組合出來的,更不是孵出來的,創意是碰出來的
                                                                                                                                                                                                                                                                                                          • "核心體驗"和"洞察"去做碰撞
                                                                                                                                                                                                                                                                                                          • 三種洞察:
                                                                                                                                                                                                                                                                                                            1. 社會人群洞察
                                                                                                                                                                                                                                                                                                            2. 消費人群洞察
                                                                                                                                                                                                                                                                                                            3. 參與人群洞察
                                                                                                                                                                                                                                                                                                          • idea是廣告小時候的樣子
                                                                                                                                                                                                                                                                                                          • 碰撞試產出好idea,也就是好點子,好主意,最底層的邏輯

                                                                                                                                                                                                                                                                                                                                    星期三, 7月 08, 2020

                                                                                                                                                                                                                                                                                                                                    NO.1141 如何处理团队目标冲突?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p.html
                                                                                                                                                                                                                                                                                                                                    • CEO教练就是给企业家提供外部咨询,帮助企业家解决难题的人。
                                                                                                                                                                                                                                                                                                                                    • 在做教练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团队冲突,归根结底来自大家目标的不统一。
                                                                                                                                                                                                                                                                                                                                    • 我让高管们写下两个问题的答案:
                                                                                                                                                                                                                                                                                                                                      1.公司目标是什么?
                                                                                                                                                                                                                                                                                                                                      2.为了达成公司的愿景,你的目标是什么?
                                                                                                                                                                                                                                                                                                                                    • 天天一起打仗的战友,目标还是不一致,而且,还是一个人一个解读呢?
                                                                                                                                                                                                                                                                                                                                    • 不管一把手制定的目标,在他看起来多么清晰,翻译到每个人心里那就是不一样的,就会叠加角色还有个性的因素。
                                                                                                                                                                                                                                                                                                                                    • 我们的角色和不同的个性,就好像是滤镜,会改变我们看见的世界,好处是它们会让我们对一些事情特别地敏感,但坏处就是让合作变得非常地困难。
                                                                                                                                                                                                                                                                                                                                    • 建议很简单,至少每个季度,大家应该坐在一起,聊聊目标,聊聊虚一点的事情。
                                                                                                                                                                                                                                                                                                                                    • 每个季度开一次务虚会。怎么开呢?
                                                                                                                                                                                                                                                                                                                                      1. 让所有高管都把自己的目标写在A4纸上,然后贴在墙上,让大家一起去讨论。
                                                                                                                                                                                                                                                                                                                                      2. 开务虚会的时候,大家尽量换一个句式来描述自己的目标。什么句式呢?“我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所以我会怎样怎样做。”
                                                                                                                                                                                                                                                                                                                                      3. 在统一目标的务虚会上,每个人都要充分和别人沟通“我认为我怎样做可以支持到你”。
                                                                                                                                                                                                                                                                                                                                    • 只有把牌摊在明面上,大家找到解决这种矛盾的机制,确定诸如优先级这样的细节,目标才能真正统一形成合力。
                                                                                                                                                                                                                                                                                                                                    • 在开务虚会之前,让所有部门高管都填一张表,写下四个问题的答案:
                                                                                                                                                                                                                                                                                                                                      1. 你认为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2. 你的目标是什么?
                                                                                                                                                                                                                                                                                                                                      3. 为了达到你的目标,你会做什么?
                                                                                                                                                                                                                                                                                                                                      4. 你准备做什么事情,辅助他人达到目标?

                                                                                                                                                                                                                                                                                                                                    星期二, 7月 07, 2020

                                                                                                                                                                                                                                                                                                                                    舒適圈

                                                                                                                                                                                                                                                                                                                                    改變是痛苦的
                                                                                                                                                                                                                                                                                                                                    而我們清楚世界劇烈變化中
                                                                                                                                                                                                                                                                                                                                    我們怎能期待不改變卻能獲取成功呢?

                                                                                                                                                                                                                                                                                                                                    NO.1140 怎样应对负面情绪?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5.html

                                                                                                                                                                                                                                                                                                                                    • 什么是负面情绪?就是情绪会导向负面的、破坏性的行动。
                                                                                                                                                                                                                                                                                                                                    • 我们分三步应对这个挑战,分别是:觉察情绪,回归咨询主线和多想一步。
                                                                                                                                                                                                                                                                                                                                    • 你在行动的时候,要记得从“我遇到困难”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说“你这样不对”。困难是因为我搞不定,这样做,是为了解决我的难题,让我更好地服务你,这就不会有冒犯性了。
                                                                                                                                                                                                                                                                                                                                    • 每次有情绪,你都可以这样思考:如果这是来访者的一种模式,它的意义在哪里?写到你的咨询记录里。你问自己:“他这样做,对他可能有哪些好处?”
                                                                                                                                                                                                                                                                                                                                    • 你肩膀上的小矮人就派上用场了。它要跳出你个人的情绪,从关系的角度看:你和来访者处在怎样的互动中?他带给你的情绪,会在你们的关系里制造怎样的变化?

                                                                                                                                                                                                                                                                                                                                    NO.1139 别小看那些你积攒的小胜利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X.html

                                                                                                                                                                                                                                                                                                                                    • 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中期待的改变,不是改变一件事,而是改变一个人。
                                                                                                                                                                                                                                                                                                                                    • 落实改变,我把它分成三个任务:
                                                                                                                                                                                                                                                                                                                                      第一,要让来访者看到,他能够改变,这是发生改变的前提。
                                                                                                                                                                                                                                                                                                                                      第二,在每个小目标上,要跟来访者商量怎么变,这是改变的落地
                                                                                                                                                                                                                                                                                                                                      第三,每实现一点改变,都要激发后续的变化,这会带来改变的叠加
                                                                                                                                                                                                                                                                                                                                    • 怎么拆解这个目标,大的原则我估计你也懂得不少,比如步子要小,要可操作,可验证,这些就不展开了。我只补充一个点,叫做:以发生的事为节点。
                                                                                                                                                                                                                                                                                                                                    • 面对巨大的改变挑战,你把它分解成小步骤,让来访者看到自己能够改变,知道怎么改变,并且能够激发出后续的改变愿望,你就成功了。

                                                                                                                                                                                                                                                                                                                                    星期日, 7月 05, 2020

                                                                                                                                                                                                                                                                                                                                    AirPods

                                                                                                                                                                                                                                                                                                                                    https://www.apple.com/tw/shop/select-airpods?afid=p238%7CsXoXBaW7B-dc_mtid_18707vxu38484_pcrid_434120326509_pgrid_97352019073_&cid=aos-tw-kwgo-btb--slid---product--

                                                                                                                                                                                                                                                                                                                                    剛推出的時候,自己因為不懂,還在笑這根本就是把Apple耳機線剪斷的設計
                                                                                                                                                                                                                                                                                                                                    隨著設計知識補充,才了解到這是直覺化的設計

                                                                                                                                                                                                                                                                                                                                    直覺化的設計,不需要額外進行使用者教學
                                                                                                                                                                                                                                                                                                                                    如何入耳,如何移除;客戶都可以直覺的執行
                                                                                                                                                                                                                                                                                                                                    而磁吸的充電盒,更讓耳機可快速收納外,並達到充電的功能
                                                                                                                                                                                                                                                                                                                                    就像耳機的家,保護著耳機,並對耳機進行充電

                                                                                                                                                                                                                                                                                                                                    好的設計,值得事後檢討及思考其為何成功,
                                                                                                                                                                                                                                                                                                                                    有利於看清自己的無知及盲點

                                                                                                                                                                                                                                                                                                                                    星期六, 7月 04, 2020

                                                                                                                                                                                                                                                                                                                                    NO.1134 选址有哪些门道?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a.html

                                                                                                                                                                                                                                                                                                                                    • 选址对了,那开店也就成功了一半。
                                                                                                                                                                                                                                                                                                                                    • 以前,只要顾客够多,和隔壁店竞争,总能分到一点流量,但现在,你要和不知道隐藏在哪的对手竞争,那机会在哪?就是你能不能更方便地满足顾客需求。说白了,更重要的,不是你离顾客的距离最近,而是要离他们的需求最近。
                                                                                                                                                                                                                                                                                                                                    • 你一定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人流量,一个是客流量。
                                                                                                                                                                                                                                                                                                                                    • 选址的时候,增大小店在你目标客群中的曝光机会,才是你努力的方向。
                                                                                                                                                                                                                                                                                                                                    • 遵照三步走,先选城区,再选商圈,最后选具体位置。
                                                                                                                                                                                                                                                                                                                                    • 一般来说,人的搬迁和流动肯定不是在一个时间点集中完成的,而要经过一个流动周期,一般会在2~3年
                                                                                                                                                                                                                                                                                                                                    • 有个数据可以作为参考,就是当新城区周边楼盘的入住率超过25%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进驻新城区了。
                                                                                                                                                                                                                                                                                                                                    • 不过你要注意一个问题,从第一家住户搬进来开始算起,如果25%的入住率,是花了8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达到的,这说明人口流速特别慢,肯定是有些特殊原因的,那你还得再等等,等到入住率超过40%的时候再考虑开店。
                                                                                                                                                                                                                                                                                                                                    • 商圈,就是以小店所在地点为中心,辐射顾客的范围。简单地说,也就是来你家小店的顾客,他们居住、活动的区域范围。
                                                                                                                                                                                                                                                                                                                                    • 一个细节指标,你要重点关注,就是这片区域早上和晚上的亮灯率。
                                                                                                                                                                                                                                                                                                                                    • 每一类消费群体,居住在一个区域内,经常去的地方都是相对固定的。
                                                                                                                                                                                                                                                                                                                                    • 路线交点法: 你把所有目标人群的路线都画出来,这些路线一定会产生交点,而经过路线最多的那个交点,就是你目标人群汇集的中心点。你就可以把店址选在这。
                                                                                                                                                                                                                                                                                                                                    • 简单的验证标准,能帮你进一步判断选址合不合格。你可以看看店址周围的早餐店,看它生意好不好。

                                                                                                                                                                                                                                                                                                                                    NO.1133 什么是高水平的吃货?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V.html

                                                                                                                                                                                                                                                                                                                                    • 第一代百科全书,就是今天你在市面上看到的那些百科全书,它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 第二代百科全书,就延伸到了人类知识的深处了,它们要尝试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要从现象追问因果关系了。我们小时候读的《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各种各样的教科书,非虚构作品,基本都是在回答这类问题。
                                                                                                                                                                                                                                                                                                                                    • 其实我们还有一种知识需求,就是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在各种具体的情境下,你怎么行动的问题。
                                                                                                                                                                                                                                                                                                                                    • “如何和一个喜欢川菜的人谈论粤菜”。
                                                                                                                                                                                                                                                                                                                                    • 首先,你可以和朋友聊一聊粤菜和川菜的共同点。
                                                                                                                                                                                                                                                                                                                                    • 和别人聊看似对立的东西,其实都可以从共同点聊起。

                                                                                                                                                                                                                                                                                                                                    星期五, 7月 03, 2020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09 细分洞察:为什么会“叫好不叫座”?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廣告不一定是拍給目標消費者看得
                                                                                                                                                                                                                                                                                                                                    • 廣告內容的觀看者,品牌或產品消費者,媒介平台,或者整個傳播鏈條裡的各種參與者,這已經是不同的三種人
                                                                                                                                                                                                                                                                                                                                    • 觀看者有可能轉化為消費者,參與者有可能幫助你廣告內容觸達更多消費者,兩者還都有可能幫助影響你的消費者
                                                                                                                                                                                                                                                                                                                                    • 三種洞察
                                                                                                                                                                                                                                                                                                                                      (1)社會人群洞察
                                                                                                                                                                                                                                                                                                                                      (2)參與人群洞察
                                                                                                                                                                                                                                                                                                                                      (3)消費人群洞察
                                                                                                                                                                                                                                                                                                                                    • 叫好不叫座,就是因為沒有認清這三種洞察的區別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08 发现洞察:你是李宗盛,还是王尔德?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看見,觀察,洞察,這三個詞的區別
                                                                                                                                                                                                                                                                                                                                    • 洞察是某一人群的認知或行為的隱密共性,或背後真相
                                                                                                                                                                                                                                                                                                                                    • 洞察,一定是針對某一個人群的
                                                                                                                                                                                                                                                                                                                                    • 洞察從來不可能被發明,而只能被發現
                                                                                                                                                                                                                                                                                                                                    • "說破型"洞察,是那些人們"心念已至,而口未能及"的東西
                                                                                                                                                                                                                                                                                                                                    • "看透型"洞察範例
                                                                                                                                                                                                                                                                                                                                      1. 人們總是可以善待他們毫不在意的那些人
                                                                                                                                                                                                                                                                                                                                      2. 結婚是想像戰勝了理智,再婚是希望戰勝了經驗
                                                                                                                                                                                                                                                                                                                                    • 洞察從哪裡來?洞察就從"說破"和"看透"來.
                                                                                                                                                                                                                                                                                                                                    • "說破型"洞察那些"心念已至,口未能及"的東西
                                                                                                                                                                                                                                                                                                                                    • "看透型"洞察則是那些讓你"一聞此言,恍然而悟"的東西
                                                                                                                                                                                                                                                                                                                                    • "說破型"洞察就該努力探索人們認知和表達的那個縫隙
                                                                                                                                                                                                                                                                                                                                    • "看透型"洞察就得努力探索人性真相和普遍認知之間的那個縫隙
                                                                                                                                                                                                                                                                                                                                    • 精彩的修辭,實際上是"表達與表達之間的縫隙",不算洞察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07 何为洞察:“走心”是“走”谁的心?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走心不是走自己的心,走心是走別人的心,是讓你創作的內容走到別人的心裡去
                                                                                                                                                                                                                                                                                                                                    • 走心的本質,是引發受眾的共鳴共情
                                                                                                                                                                                                                                                                                                                                    • 共鳴是理性的,是觀點和看法上的認同;
                                                                                                                                                                                                                                                                                                                                    • 共情是情緒和感受上的代入。
                                                                                                                                                                                                                                                                                                                                    • 共情同情的區別——同情是你看了一部電影,流著眼淚說電影裡這個女的太可憐了;共情則是你女朋友也看了這部電影,流著眼淚說,沒錯,我們女人太可憐了。
                                                                                                                                                                                                                                                                                                                                    • 洞察”,洞察的英文叫insight,有時候也被翻譯成洞見。洞見、洞察、insight,是同一個東西。
                                                                                                                                                                                                                                                                                                                                    • insight這個詞,它指的是看透事物的這樣一個動作,是你看透了某一個事物之後所得到的那個認識。
                                                                                                                                                                                                                                                                                                                                    • 洞察”的解釋是,洞悉事物原委的觀察。你看,第一,它還是個動作,它是觀察;第二,一定要看清楚本質、原委,它才叫洞察,這是它跟觀察的區別。
                                                                                                                                                                                                                                                                                                                                    • 廣告人說的“洞察”,通常是指一些沒有被發現的,或者已經被大家遺忘了的真相、事實。
                                                                                                                                                                                                                                                                                                                                    • 洞察是真相,是事實,但並不只是一般的真相或事實,重點在於“沒有被發現”或者“已經遺忘”。
                                                                                                                                                                                                                                                                                                                                    • 洞察就是這麼個東西,它是當我們比別人更深刻地看清了事物的本質之後,比別人更清楚地看到那些被忽略、被遺忘的事實之後,所得到的那些能讓人既感到新奇,又認同的結論。
                                                                                                                                                                                                                                                                                                                                    • 有趣的事實、正確的認知、準確的洞察,這三者是有著明確的區別的。如果大家聽到一個有趣的事實,大家會說,“唉,是嗎?我以前還真不知道”。但如果聽到一個正確的認知,大家會說,“哦,沒錯,就是這樣的”。你看,這裡邊有一個認同在裡頭了。但是,如果是一個好的洞察,大家會怎麼說?大家會一拍大腿,說“太對了,就是這麼回事兒!”
                                                                                                                                                                                                                                                                                                                                    • 準確的洞察能夠製造兩個效果,剛才我們提到了:第一是強烈的新奇感,第二是瞬間的認同感
                                                                                                                                                                                                                                                                                                                                    • 如果一個品牌,一個機構,一個創作者,不斷地觸及你的洞察,利用你的洞察,讓你覺得他說的全是我的心裡話,說出來的都是我自己想說而不能說出來的那些東西,你就會認為這是一個貼心的品牌,或者這是一個懂你的創作者。

                                                                                                                                                                                                                                                                                                                                                            星期四, 7月 02, 2020

                                                                                                                                                                                                                                                                                                                                                            NO.1132 盛唐也有脆弱的一面?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o.html

                                                                                                                                                                                                                                                                                                                                                            • “租”“庸”“调”其实是三种税收形式,“租”,是根据你家的人丁数量,计算出你每年需要缴纳的谷物。“调”就是每户每年要缴纳的纺织品。“庸”就是每个人每年要为国家服役若干天,如果你不去服役,就用一定数量的纺织品代替。
                                                                                                                                                                                                                                                                                                                                                            • 均田制这个基础动摇了,在均田前提下对每丁、每户征收租调,就失去了负担的基础。老百姓享受不了均田的待遇,没田的人还要跟有田的人负担一样的租调,那怎么办?只能逃亡了。
                                                                                                                                                                                                                                                                                                                                                            • 实物性财政其实更适合战争时期。

                                                                                                                                                                                                                                                                                                                                                            星期三, 7月 01, 2020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06 品牌价值:谁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品牌最早誕生的時候,最基本,也最原始的功能,就是這兩點-被記住,被認出
                                                                                                                                                                                                                                                                                                                                                            • 商業標記(Trade mark)
                                                                                                                                                                                                                                                                                                                                                            • 固化的偏好-就是對"品牌"這個概念的定義
                                                                                                                                                                                                                                                                                                                                                            • 認識上面的偏好,會觸發行為上的選擇,當這種偏好累積,固化下來了,他就成了品牌層面上的忠實
                                                                                                                                                                                                                                                                                                                                                            • 建立品牌的終極真理,就是一定要把客觀的偏好,變成主觀的偏好
                                                                                                                                                                                                                                                                                                                                                            • 兩個人談戀愛,你要問問對方,他愛你甚麼.他只要能說出愛你甚麼,他愛的就不是你,他愛的是那個"甚麼"
                                                                                                                                                                                                                                                                                                                                                            • 讓"愛"脫離那個具體的"甚麼",那才是真正的"愛你"
                                                                                                                                                                                                                                                                                                                                                            • 品牌的建設,就是要培育起這種"不為什麼的愛"
                                                                                                                                                                                                                                                                                                                                                            • 情人眼裡出西施
                                                                                                                                                                                                                                                                                                                                                            • 高度固化的偏好,帶來三種正面的結果:(1)默認信賴 (2)優先選擇 (3) 相對溢價
                                                                                                                                                                                                                                                                                                                                                            • "人設"就是個人的品牌

                                                                                                                                                                                                                                                                                                                                                            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 05 核心体验:你凭什么打动别人?


                                                                                                                                                                                                                                                                                                                                                            https://www.igetget.com/course/%E8%B7%9F%E4%B8%9C%E4%B8%9C%E6%9E%AA%E5%AD%A6%E5%88%9B%E6%84%8F%E6%96%87%E6%A1%88%C2%B730%E8%AE%B2?param=YEAiVS0fJG&token=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 目標人群,知道了基於我們的傳播目標,應該如何清楚選中,深入地了解我們的目標人群
                                                                                                                                                                                                                                                                                                                                                            • 確認了求愛對象,而且對她有所了解
                                                                                                                                                                                                                                                                                                                                                            • 應該用甚麼來讓她改變認知,進而改變行為
                                                                                                                                                                                                                                                                                                                                                            • 核心利益點(key benefit)往往指的是產品有哪些關鍵的,與眾不同的,能夠給別人帶來利益的性能或功能
                                                                                                                                                                                                                                                                                                                                                            • 核心利益相比,核心體驗這個詞的外延更廣泛,包含一些不那麼客觀,不那麼理性的成分
                                                                                                                                                                                                                                                                                                                                                            • 核心體驗指的就是一個品牌或產品真正在販售,並且被消費者真正買走的東西
                                                                                                                                                                                                                                                                                                                                                            • 核心體驗的定義是"產品品牌可以提供的,對於消費者或用戶有價值的那個獨特體驗"
                                                                                                                                                                                                                                                                                                                                                            • 怎麼圍繞核心體驗去作傳播 (1) 自身,看自己能夠提供那些體驗或價值 (2) 考慮有競爭關係的其他品牌和產品,他們是不是能夠提供,或者能不能更好地提供這種體驗或價值? (3)目標人群,他們是不是會需要這種核心體驗
                                                                                                                                                                                                                                                                                                                                                            • 找到那個最獨特,最動人的核心體驗,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 一個核心體驗,有時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 以色伺人者,色衰而愛馳,愛馳則恩絕

                                                                                                                                                                                                                                                                                                                                                            NO.1131 中华何以成帝国?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0t.html
                                                                                                                                                                                                                                                                                                                                                            • 公元前594年,鲁国国君宣布实行“初税亩”,就是要求老百姓根据自己占有的土地面积缴税。
                                                                                                                                                                                                                                                                                                                                                            • 构成一个国家的有三要素:人口、土地和主权。
                                                                                                                                                                                                                                                                                                                                                            • 城邦,就像中国商代和西周时期的诸侯国,以人口为支撑点;帝国,就像中国从春秋战国到秦统一天下,一直到晚清,这段时期,以土地为支撑点;而现代国家,就像中国晚清之后的这段时间,就是以主权为支撑点了。
                                                                                                                                                                                                                                                                                                                                                            • “税柄”。国家是口大锅,君主要在里面捞吃的,总得有个勺子,勺子总得有个“把儿”,就是“柄”啊。所以“税柄”这个词很重要。收税是目的,这个勺子把,税柄才是实现手段。
                                                                                                                                                                                                                                                                                                                                                            • 初税亩的实行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它代表的也不只是财政收入方式的变化,而是整个中华国家转型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