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23, 2023

培養多元思考,開拓你的投資能力圈

https://wawafinanceessais.blogspot.com/2023/11/blog-post_22.html

  • 多元思考是指在面對一個問題時,能夠結合多種不同的思維模型進行思考,而不是只用單一思維。
  • 多元思考能減少盲點,因為以更多的工具和角度來看問題,能發現更多的信息。
  • 投資大師蒙格和巴菲特都採用多元思考,這是他們優秀投資決策的關鍵。
  • 多元思考能產生「湧現」效應,即整體大於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1+1>2。這源於不同知識的結合和相互作用。
  • 培養多元思考靠不斷學習知識,包括本行專業、近相關學科和遠相關學科。  
  •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制定一個「思考精進藍圖」,以培養多元思考的能力。
  • 多元思考是提高問題解決和決策能力的有效途徑,值得大家去學習和鍛鍊。

《戀戀風塵》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5%90%B3%E5%BF%B5%E7%9C%9F

《戀戀風塵》(英語:Dust In The Wind)是一部1986年上映,由侯孝賢執導的台灣電影,是一部刻劃青少年面臨成長抉擇的電影作品。該作品是根據聯合編劇吳念真的親身經歷改編,也是侯孝賢與吳念真合作的三部曲的第一部。


年紀大了,很多時候承受不住電影的張力... 


星期日, 11月 19, 2023

平庸日常如何埋没我们的天赋?

https://gzhba.com/15934.html

  • 現代世界最大的一個好處是給了普通人一個空前的機會。 如果你能提供一種比別人好的產品或服務,你就會脫穎而出,沒人在乎你爸爸是誰。 當然社會不是絕對公平的,但這主要不是體現在金錢那種硬條件上,而是體現在不同階層的人思維層次和文化習慣的差異。
  • 一項2022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大規模研究表明,跨階層的友誼是讓貧困兒童脫貧的好辦法:如果一個貧困兒童能去一個有很多富人孩子的學校上學,那麼哪怕他自身 家庭還是那麼貧困,他長大後脫貧的機率也會大大提高。 為什麼? 因為他會跟富人小孩交朋友,跨階級的友誼能提升他的見識,讓他學會做出更好的決定。 我們專欄也講過,父母能對孩子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把家搬到更好的社區去,讓孩子有好榜樣。
  • 平庸就如同地心引力,是一種自動地、自然地把你往下拖的力量。
  • 帕里什的洞見是平庸就是在每一個這樣的小事中達成的。 你一次又一次不知不覺地,自動地陷入了那個境地。 長此以往,你一抬頭發現還談什麼重大決定,你已經出局了,連參與重大決定的機會都沒有。
  • 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最先發明、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發揚光大的那句名言:「在刺激和回應之間,我們還有選擇如何回應的自由與能力。
  • 所以這個清晰思考不是講科學方法、邏輯思考那些,而是一個心法,是訓練自己戰勝自動反應。
  • 要清晰思考本身並不難:你知道目標是什麼,排除無關的因素,做出最好的決定就行。 困難在於暫停自動反應,*進入*清晰思考。
  • 別人把很多精力用來彌補自動反應造成的錯誤和麻煩,而你直奔目標而去,日積月累就很了不起了。 借用何帆老師發明的一個詞,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苟且紅利」。
  • 清晰思考是對本能的挑戰。 我們為什麼會自動反應? 因為那是進化的結果。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這些反應就是最優選擇,是我們生存繁衍的保障,所以我們把它們自動化、快速化,不用一事一議,變成預設值。
  • 帕里什列舉了四種最突出也最危險的預設設定。
    • 第一是「情緒預設(The Emotion Default)」:你是在對某種情緒反應,你不是在對理性和事實反應。 你爭吵是因為你發怒了,而不是因為爭吵對你有利。
    • 第二是「自負預設(The Ego Default)」:因為你本能地關心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等級,所以如果感覺到有人在挑戰你的地位,你會立即反擊。
    • 第三是「社會默認(The Social Default)」:你總想做跟別人一樣的事兒,因為你害怕成為局外人。
    • 第四種本能是「慣性預設(The Inertia Default)」:你會持續做自己習慣做的事情,抵制改變。
  • 意志力是靠不住的,你需要的不是取消預設行為,而是讓你想要的行為變成預設行為。

                            巴菲特今年的三个“大动作”,告诉你钱从哪里来

                            https://gzhba.com/15681.html

                            • 自2023年開年以來,巴菲特最讓人關注的投資決策,大概有三個。
                              • 第一件,減持比亞迪。
                              • 第二件,是加大對日本的投資。
                                • 今年年中,波克夏宣布增持日本五大商社的股權,包括丸紅、三井物產、三菱商事、住友商事和伊藤忠商事。 這主要跟日本近期執行的低利率有關。 根據巴菲特的老搭檔芒格的說法,日本的利率是每年0.5%,為期10年。 這麼低的利率就意味著,你可以把未來十年的錢都提前拿出來花。 這會帶來一輪整體的繁榮。 按照芒格的原話,這是一個百年難得的機會,不需要思考,不需要任何東西。
                              • 第三件事。巴菲特在2023年,首次建倉房地產股票。
                                • 今年第二季度,波克夏花了8億美元,買進了美國前四大房地產公司中的三家,分別是NVR、萊納建築以及霍頓房屋。
                                • 巴菲特看好美國的房地產,主要有這麼兩個原因。
                                  • 第一,美國的房地產,整體供小於求。
                                  • 第二,因為今年聯準會升息,貸款利率,從以前的3%提高到了8%。 這就形成了一個金手銬效應。 也就是,之前低利率買房的人,可能本來想換房,但一看利率太高,又覺得現在出手賣了再買,有點不合適。 你看,這是不是像金手銬,你佔了便宜,但也被綁住了手腳。 這就導致二手房成交不高。
                            • 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優秀的公司,遠比以優秀的價格購買合理的公司好得多。 說穿了,一場投資關鍵要素只有兩個,公司優秀,價格合理
                            • 當城市化結束,房地產過了大拆大建的階段之後,它會變成什麼樣子? 它可能會具備這麼兩個特質。
                              • 第一,經歷了整體大漲以及階段性衰退之後,產業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 第二房地產的核心競爭力,不再是房屋本身,而是配套的營運服務。
                            • 美國房地產公司之間的競爭,剛好符合這個邏輯。 誰能提升居住體驗,誰就能成為頭部。

                                                    星期四, 11月 09, 2023

                                                    AI不會取代人類,但使用AI的人會取代不用AI的人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2451/ai-wont-replace-humans-but-humans-with-ai-will-replace-humans-without-ai

                                                    • 正如網際網路大幅降低了資訊傳輸的成本,AI也將大幅降低認知的成本。
                                                    • 我們觀察到的是,當時很多這種以AI為重的企業,它們的整個業務架構,在商業模式、創造價值、獲取價值、營運模式、傳遞價值、實現價值這些方面,或是服務顧客的數量、擁有產品的數量、規模,又或是學習等等這些業務架構的基本部分,都因為機器學習、AI與數位科技,正在徹底重新調整。
                                                    • 在這些新的企業,是以機器與演算法做為中心,工作都是自動化的。人類做的其實就是設計演算法、加以測試與檢查,確保演算法的運作範圍不失控,至於實際的交易與活動則交由機器來完成。我們該如何看待生成式AI?在我看來,生成式AI是降低了認知成本與思考方式的成本。如果說網際網路是把資訊成本降到零,那麼在我看來,現在是把認知成本,把如何思考、和誰一起思考的成本降到零,或者至少是大幅降低。
                                                    • 我要向主管、領導人與勞工說的是:AI不會取代人類,但擁有AI的人類將會取代不用AI的人類。而就生成式AI來說,更是絕對如此。第一步就是要開始使用:開始實驗、打造沙盒、舉辦內部培訓營,而且訓練營的對象不只是技術人員,而是所有員工。讓所有人都接觸到這些工具,瞭解他們發展出出哪些使用案例,以此為基礎加以排序、累積、實際發揮作用。

                                                      星期三, 11月 08, 2023

                                                      學校教育沒告訴你的5件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4/post/202311030044/

                                                      • 特別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當時都上了清華或北大,可以說是既聰明又努力,生活習慣也好,但他們後來的發展,卻遠遠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甚至可以用「不如意」來形容。
                                                      • 要點一:在學校時成功,不等於人生也會成功
                                                        • 絕大部分學校的教育方式,都深受洪堡體系影響,而且目前依然遵循。
                                                        • 好的祕書不需要向老闆問太多訂票細節,就能把行程安排妥當,這其實不是表面上那麼機械的工作。
                                                      • 要點二:走出小圈子,才能獲得更多經驗和閱歷
                                                        • 人要想獲得更多的社會經驗和閱歷,就要接觸不同的人,了解他人的智慧、想法、生活方式和生活軌跡,再把這些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 「遠遊於年少者乃教育之一部分,於年長者則為經驗之一部分。」
                                                      • 要點三:順利和優勢可能會耽誤人
                                                        • 由於從小缺乏受挫的經歷,也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因而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選擇,也就無法到達更高的階梯。他們不是不願意冒險,而是不知道該如何冒險,也不知道哪些險該冒,哪些險該防範。
                                                      • 要點四:做決定時不夠果斷
                                                        • 生活中的決定並非只有對錯兩種,即使看似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也難講以後結果好不好,反之亦然。
                                                        • 做任何事都是有成本的,做決定時反覆比較看似是一種謹慎的做法,但實際上,這種費時間、花精力的謹慎是有成本的。
                                                      • 要點五:有限的經驗很難總結出普適的規律
                                                        • 火雞悖論,說的是養火雞的人每天準時出現在雞窩前給火雞餵食,久而久之,火雞就歸納出了一個結論—主人的出現意味著有吃的。這個規律是否成立呢?火雞驗證了一年,都是成立的,於是牠們就相信這是個規律了。但是,等到感恩節的前一天,主人給火雞送來的不是食物,而是屠刀。
                                                        • 他們害怕別人批評自己,很容易從過度自信迅速變得縮手縮腳。那些既聰明又努力,最後卻陷入平庸的人,其實不是沒有嘗試過改變,也不是沒有挑戰過新的領域,然而想贏怕輸、怕丟面子的心理讓他們顧慮重重,動作變形,結果反而更容易失敗。

                                                      星期日, 11月 05, 2023

                                                      提升幸福感這樣做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7543304

                                                      •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特指出,慢性孤獨會使每年的死亡率提高26%,對健康的影響甚至是肥胖的兩倍之多。
                                                      • 羅伯特博士指出,要緩解孤獨感所帶來的焦慮,需要滿足人類原始對「歸屬感」的欲望,你需要愛和人與人的聯繫,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如何滿足這些需求成了一項挑戰。
                                                      • 解方
                                                        • 首先,花點時間回想一下那些你覺得很重要,但卻未能有足夠時間見面的人
                                                        • 接下來,回想起最後一次與這個人相處的情境,當時你是否感到極度樂觀?是否覺得自己被理解?甚至對自己正面臨的困境感到比平常更輕鬆?
                                                        • 最後,請思考與這個人見面的頻率。是每天?每月?還是每年一次?請計算一年內共度多少時間,然後將這個數字記下來。
                                                        • 重點是,我們經常忽視與所愛之人實際度過的時間長度。
                                                      • 想想看,你是否有一些朋友或親戚,即使他們讓自己感到更加快樂,但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其實並不足夠?你現在是否充分花時間與最重要的人在一起?是否有多花時間相處,讓彼此都受益?
                                                      • 只要稍微關心那個對你來說重要的人,就有可能使你們的情緒和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
                                                      • 研究發現.那些花更多時間與他人相處的日子通常更幸福,特別是與伴侶相處的時間越長,幸福感就越高,在關係親密的夫妻中尤為明顯。
                                                      • 研究結果說明:與他人互動的質量,是影響幸福的關鍵因素。

                                                      午睡要睡多久?腦容量能變大?

                                                      https://tw.news.yahoo.com/%E5%8D%88%E7%9D%A1%E8%A6%81%E7%9D%A1%E5%A4%9A%E4%B9%85-%E8%85%A6%E5%AE%B9%E9%87%8F%E8%83%BD%E8%AE%8A%E5%A4%A7-%E9%87%8D%E7%97%87%E9%86%AB%E6%8F%90%E9%86%92-%E6%9C%80%E5%A5%BD%E4%B8%8D%E8%A6%81%E8%B6%85%E9%81%8E-%E9%80%99%E6%99%82%E9%96%93-013511976.html

                                                      • 「最近研究發現,習慣性午睡的人,其腦容量較大。」並補充說到,睡午覺,是一種有益健康的習慣。經常午睡更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大腦的健康和發育,從而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 腦容量大,是大腦良好健康的標誌,也與退化疾病的風險降低有關。而睡眠則是人體恢復和修復的重要過程,對大腦也不例外。在睡眠中,大腦會清除廢物、修復受損的神經元,並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和連接。午睡,可以為大腦提供額外的休息和恢復時間,從而促進大腦的健康和發育。
                                                      • 習慣性午睡的人,和非習慣性午睡者之間的大腦容積,前後平均差異,相當於2.6至6.5年的衰老。研究也發現,經常午睡的人的大腦體積比不午睡的人更大。可能是因為午睡可以促進大腦的海馬體、前額葉皮層等重要區域的發育。
                                                      • 沒有證據表示午睡可以直接導致大腦的「實質體積」增加。研究人員通過減緩大腦隨著年齡增長而萎縮的速度,有助於保護大腦較飽滿
                                                      • 午睡時間:
                                                        • 午睡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以免影響夜間睡眠或導致睡眠慣性
                                                        • 午睡時間最佳在10-20分鐘左右,可以提高清醒度、注意力、記憶力和創造力
                                                        • 午睡時間不宜過晚(比如超過下午2點或3點),以免干擾晚上的入睡

                                                      星期三, 11月 01, 2023

                                                      如何運用你公司的專有知識來訓練生成式AI?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2502/how-to-train-generative-ai-using-your-companys-data?utm_campaign=2311line&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line&utm_content=banner_1101&openExternalBrowser=1

                                                      • 對一家《財星》(Fortune)500大商業流程軟體供應商進行的研究發現,以生成式AI為基礎的顧客支援系統,提高了客服人員的生產力,也改善了留任率,顧客那邊也有更為正面的回饋意見。這套系統也提升了新進客服人員的學習速度與技能發展速度。
                                                      • 如果公司不是雲端供應商,客製化LLM內容的最常見方法,或許是透過提示來調整它。使用這種方法時,原始模型保持凍結狀態,人們是透過脈絡窗(context window)裡的提示來修改它,這些提示包含領域特有的知識。經過提示調整後,模型可以回答與該知識有關的問題。這種方法是3種方法中運算效率最高的,而且不需要大量資料來訓練模型熟悉一個新的內容領域。
                                                      •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運用提示調整去訓練OpenAI的GPT-4模型,它使用的資料是一組精心編選的10萬份文件,其中包括重要的投資知識、一般商業知識和投資流程知識。目標是幫助公司的財務顧問,在他們為客戶提供諮詢顧問服務,遇到關鍵問題時,提供準確且易於取得的知識。
                                                      • 投資研究公司晨星(Morningstar)以生成式AI為基礎打造出來的研究工具Mo,就是使用提示調整和向量嵌入。它納入晨星超過10,000項的研究成果。晨星只花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調整系統,就開放Mo給它的財務顧問和獨立投資人顧客使用。它甚至將Mo連接到一個數位化身,能夠說出Mo的回答。這種技術方法並不貴;投入使用的第一個月,Mo就回答了25,000個問題,每個問題的平均成本是0.02美元,總成本是3,000美元。
                                                      • 在晨星,內容創作者正在學習哪種內容適合Mo系統,以及哪種內容不適合。他們將自己創作的內容送入內容管理系統,這個內容直接進入向量資料庫,再由向量資料庫提供資料給OpenAI模型。
                                                      • 在摩根士丹利,不會有攸關生死的問題,但是極為準確地回答金融和投資問題,對公司、客戶和監管機構來說非常重要。在推出系統給任何使用者使用之前,它提供的答案都會經過人工審核員的仔細評估。然後由300名金融顧問花幾個月的時間試用這套系統。摩根士丹利持續評估的主要方法,是設定一組400個已知正確答案的「黃金問題」。系統每次有任何變動,員工就會用黃金問題去測試,看看是否出現任何「退步」,或答案變得較不準確。
                                                      • 有些特定行為,可能需要透過訓練或政策去灌輸,包括: 
                                                        • 知道系統可以提供哪些種類的內容; 
                                                        • 如何建立有效的提示; 
                                                        • 允許哪些種類的提示和對話,以及不允許哪些種類; 
                                                        • 如何請求在系統中加入額外的知識內容; 
                                                        • 與顧客及合作伙伴往來時,如何利用系統給出的回應; 
                                                        • 如何以實用且有效的方式創作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