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30, 2021

NO.1615 如何在不同的商业竞争中取胜?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il.html

  • 傳說是達爾文的名言——“不是最強壯和最聰明的物種能生存,是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物種能生存”,發明人其實都是一位叫作里昂·麥金森(Leon Megginson)的商學院教授。
  •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明確提出:所謂生存競爭,並不僅僅是同類兩個生物個體之間赤裸裸的鬥爭,它至少包含三個層次——種內競爭、種間競爭、環境競爭。
  • 種內競爭,指的就是我們慣常理解的、同類生物個體之間赤裸裸的鬥爭。這種競爭的緊迫性最強,因此也表現得最為激烈。
    • 種內競爭的殘酷性,根源在於不同個體的生存空間高度重疊,能力範圍高度一致,爭奪的資源也完全一樣。因此,生物自私的本能和環境中匱乏的資源就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必須通過競爭得到解決。也因為這樣,種內競爭的競爭對象就是同一物種的其他個體。
    • 同類個體之間,各方面特徵都高度相似,短時間內也不可能進化出獨特的生存技能,那麼種內競爭的致勝因素就是效率、狼性、緊盯對手。
  • 種間競爭指的是物種之間的生存競爭,競爭的單元不再是生物個體,而是物種本身。
    • 在兩個物種高度重疊的部分,不管誰勝誰負,激烈的競爭都會導致生存和繁殖的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在兩個物種並不重疊的部分,雙方都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進一步拓展生存空間。於是結果就是,在自然界,我們見到更多的現像是,兩個物種,哪怕生活在一個環境中,也能通過某種巧妙的區分避免直接競爭,佔據獨特的生存空間。
    • 如果說種內競爭的致勝因素,是效率、心態上的狼性、緊盯對手。那麼種間競爭的致勝因素則完全不同,是分化能力、心態上的開放性、緊盯新的生存空間。
    • 在種間競爭中,單單強調效率、狼性和緊盯對手已經不再有效。而利用自身的原有優勢,尋找全新的生存空間,並且在新的生存空間內進一步強化這種優勢,才是製勝法寶。
  • 達爾文所說的第三層競爭,是生命現象和外部環境之間的競爭。
    • 環境競爭的致勝因素,是建立連接的能力,保持心態上的克制,甚至主動參與到生態系統的建設中去。
    • 所謂“連接”,指的是一個物種能在多大程度上嵌入所處的生態系統裡,和盡可能多的物種建立連接。
    • 生物建立連接的形式有很多種,不僅意味著有更多的食物來源、被更多的生物當作食物,也包括和更多的生物形成合作、共生乃至寄生的關係。一個深度嵌入生態系統、和很多物種形成連接的生物,抵抗環境變化的能力當然是更強的。因為從本質上說,環境變化具有不可預測的成分,但連接更多的生物就像擁有八條腿的章魚那樣,即便在環境變化中損失幾條腿,也仍然有生存機會。
  • 生物世界的競爭可以分成種內、中間和環境三個由近及遠的層次,而商業世界大體也是如此。對這兩個世界我們大概都可以說:
    • 種內競爭的致勝因素,是效率,心態上的狼性,緊盯對手;
    • 種間競爭的致勝因素,是分化能力,心態上的開放性,緊盯可能的新生存空間;
    • 環境競爭的致勝因素,是建立連接的能力,保持克制,以及主動參與生態系統的建設。

                                NO.1614 进化有方向吗?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iA.html

                                • 進化的開端是可遺傳的變異。在這個層面上,進化當然是沒有目的,也沒有方向的。
                                • 可遺傳的變異是隨機的,但生物個體是要參與生存競爭,接受自然選擇的篩選的,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生物個體能夠獲得生存和繁殖的機會。到了這個層面上,環境的約束就天然決定了進化的方向。
                                • “趨同進化”,指的是原本關係遙遠、特徵也不一樣的生物,在同樣的環境中長期演化,會慢慢具備類似的特徵。
                                • 在環境條件穩定不變的時候,生物進化不光有明確的方向,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逼近這個方向的盡頭。換句話說,進化甚至還是有終點的。
                                • 變異的產生是沒有方向的,但變異的選擇卻是有方向,甚至是終點的。這個方向和終點都是被環境所塑造的。
                                • 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它導致了地球上75%的物種滅絕,幾乎消滅了稱霸地球的恐龍(除了鳥類,鳥類也被認定是恐龍的一個分支),也間接導致了現代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興盛。這顆意外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硬生生地重新設定了地球表面的環境參數,重新塑造了地球生物進化的新方向。
                                • 地球生物進化永遠都處在“現在進行時”:一方面,要在現有的環境約束下持續優化和改善;另一方面,要被動等待可能隨時從天而降的環境變化。既要因地制宜,還要擁抱變化,這是地球生命一直在努力但永遠也無法徹底解決的難題。

                                星期日, 11月 28, 2021

                                NO.1613 如何找到清晰长远的目标?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iw.html

                                • 目標是一個把你和這個世界連接起來的真問題。只有當你真心地關切世界上的某個問題,想要做點什麼來改變現狀的時候,你才算是擁有了一個真正的目標。
                                • 戴蒙把這些青少年分成了四個大類,分別是:疏離者、空想者、淺嚐輒止者和目標明確者。
                                • 疏離者指的是那些在戴蒙的調查和訪談中沒有陳述任何目標的人。
                                • 一份對2000至2006年間的美國大學生的調查顯示,每三個學生中有兩個在畢業後搬回了父母家,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在家裡待的時間超過了一年。
                                • 在戴蒙看來,湯米這類疏離者最大的誤區,就在於他們對現狀是滿意的。而更令人擔憂的是,社會風氣有時候過於溫和,會讓這些疏離者更加意識不到他們的處境是危險的。
                                • 戴蒙相信,對於疏離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及早地認識到疏離狀態的危險性,認識到目標感對幸福的人生是不可或缺的。
                                • 空想者能夠表達出他們想要實現的目標,但他們幾乎不會採取任何行動去把目標付諸實踐。
                                • 在探索目標的道路上落入了一個常見的誤區,這個誤區我們很多人都會忽略,這就是她混淆了消費者和從業者。這就好比你喜歡聽音樂,就說自己想做一個音樂家;你吃到一盤好菜,就說自己要開一家米其林餐廳。
                                • 戴蒙想要提醒我們的是,在消費者對產品的興趣和從業者對事業的熱情之間,還有很長的距離。
                                • 空想者們最需要的是現實的鍛打,這可以幫助他們把空想和現實連接起來。
                                • 淺嚐輒止者對目標的認識更加明確,但他們僅僅是認識到了自己能從目標中獲得哪些表層的利益,至於這個目標對更廣大的世界意味著什麼,他們並不了解。
                                • 目標對於世界的意義為什麼重要呢?戴蒙在書裡打了個比方,他說:一個掉進水里的人,要想不沉下去,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向著一個固定的方向游泳。因為只有在方向明確的運動中,人才能保持鎮定,並且最終抵達岸邊。
                                • 在戴蒙的這個比方裡,落水者求生的慾望就好比一個人的目標感。疏離者毫無目標感,他們會直接放棄掙扎,任由自己沉下去。空想者有模糊的目標感,他們想要掙扎,卻找不到合理的發力方式。像羅伯特這樣的淺嚐輒止者找到了某種發力方式,能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他們在水中從容地漂浮著,看起來好像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但他們的目光總是局限在自己身上,局限在眼前的利益上。他們還沒有抬起頭望向岸邊,還沒有把自己的目標錨定在自己之外的更廣大的世界上。也正因為如此,他們還沒辦法朝著明確的方向穩定地前進。
                                • 淺嚐輒止者從目標上看到的短淺的利益,往往不符合世界對這個目標真正的期待。短視是淺嚐輒止者們追求目標路上的最大阻礙。
                                • 疏離者的誤區是,根本意識不到目標感對幸福生活的必要性;空想者的誤區是,混淆了消費者和從業者,對目標缺乏現實層面的了解和努力;淺嚐輒止者的誤區是,只關注目標帶來的現實利益,認識不到目標超越於當下的意義。
                                • 著名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說過:“所有的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獨特召喚,反映出他們自己和這個世界的三個特點:他們自身的能力;世界對他們所能提供的服務的需要;他們在以自己的方式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所體會的愉悅感。”
                                • 在第一個啟示性時刻,瑞恩發現,世界上有一些重要的東西可以被改正或改進。在第二個啟示性的時刻,瑞恩認識到,他可以為此作出一些貢獻,讓情況有所改變。這兩個啟示性的時刻,就是一個人找到清晰、長遠的目標的關鍵點。
                                • 要想幫助青少年建立強大的目標感,這兩個啟示性時刻也是家庭、學校和社會最好的入手點。具體來說,它們應該做好兩件事:第一,幫助青少年找到他們關心的真問題;第二,提供可靠的支持系統。
                                • 任何一種工作都是我們幫助他人和實現自我的方式。在目標感方面,父母親能給孩子提供的最有價值的指導,就是告訴孩子,自己為什麼選擇手上的這份工作,這份工作能幫到哪些人,能發揮自己的哪些專長。戴蒙認為,正向地談論自己的工作,這應該成為父母親和孩子交流時的一項黃金準則。
                                • 戴蒙認為,很多學校沒有完成一項重要的職能,這就是幫助學生在知識和真實世界的目標之間建立聯繫。
                                • 老師在講授知識之前,應該向學生解釋知識的用途,給學生一個學習,或者不學的理由。假如學生能看到他們在學校裡的活動,和他們心中遠大的目標之間的關聯,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極大地提升。
                                • 社會輿論不應該把青少年當成“需要規避的風險”或者“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應該更多地關注他們的潛能和優勢。

                                                                        星期六, 11月 27, 2021

                                                                        NO.1611 信仰有什么用?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g.html

                                                                        • 信仰,名詞,指對某個事物信服、崇拜並奉為言行準則和指南的觀念。
                                                                        • 互聯網的三大基本原則:自由、平等和資源共享。
                                                                        • 誰能證明這三點就是互聯網世界的基礎?誰可以確認這三點就是所有網民的共識?誰能論證這三點是正確的,或者是可能的呢?沒有人,並沒有人可以做到這些事情。信仰最大的優勢就在這裡,最大的劣勢也在這裡,它不需要證明,甚至也不大需要理性,你選擇,你相信。
                                                                        • 完成了從現實世界向信仰的這一躍,你的所作所為突然就有了意義,你的肩頭上突然也就有了使命。之前你很難回答“我在幹什麼”這種問題,有了信仰之後一切都不證自明。
                                                                        • 信仰是承認有高於自己生命的存在,值得自己去相信,去崇拜,去奉行,通過這種方式去接近更為美好、更為崇高的東西。而那些把自己視為世界邊界的人,最後都很難避免內心的枯竭,自己的追求只是帶來更多的迷茫、焦慮和不滿足。
                                                                        • 站在個人時間的盡頭看那些我們所說的“實在”,所有的實在都會變成虛無。
                                                                        • 有了這樣的信仰,人生就有了個托底,不會在空虛和無聊中不斷往下落,這樣的生命反而是堅實的。

                                                                                  星期四, 11月 25, 2021

                                                                                  NO.1610 怎样识人?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u.html

                                                                                  • 識人,動詞,指鑑別、判斷一個人真實能力和價值,算是成年人的基礎能力之一。
                                                                                  • 如何才能夠結識到那些厲害的人物呢?但這個問題只要翻轉一下,答案其實就非常明顯:別人有什麼理由要結識你呢?
                                                                                  • 重點不是你身邊的人多或者少,而是他們都是誰,你是如何找見他們的。
                                                                                  • 家人不可以選擇,但是親近的朋友卻都是你自己從人群中找出來的。那麼,你對他們滿意麼?你對他們欽佩麼?你能否從他們身上獲得啟發和勇氣?我覺得這是所有試圖學習識人能力的人最先需要回答的問題。
                                                                                  • 如果你的身邊有一群很好的人,值得你尊敬和學習的人,對你有幫助、有支持、有鞭策、有提醒的人,那麼你其實就有了一套關於人的標杆。
                                                                                  • 言辭在識人中的價值是最低的,因為口才好,會說漂亮話,可以用話語控制他人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漂亮的言辭,配上真誠的表情,這是騙子的標配。
                                                                                  • 識人的時候自己最好是個聾子,無論對方說什麼都不要聽,也不要跟著去想,而是看對方的行動,一個人的行動很難撒謊。
                                                                                  • 如果能夠觀察到對方做什麼,接下來就是觀察如何做。行動的方式和方法很大程度上會透露出一個人的聰穎程度、性格特徵和道德水準。
                                                                                  • 總結起來,識人的先決條件是識己,你是一個什麼人,就會有什麼樣的朋友圈子。朋友圈子不論好壞高低,只討論是否適合你自己。
                                                                                  • 識人不是考試,它指向你具體的生活環境,為的是跟合適的人待在一起,彼此幫助和支持,共同走過人生路。

                                                                                                  星期三, 11月 24, 2021

                                                                                                  NO.1608 为什么出海是一个好选择?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n.html

                                                                                                  • 總結下來,客戶不靠譜、資金風險大、貨物運輸不確定性強,做生意的重中之重“人財物”三個要素,在跨境生意當中都可能是巨大的風險點。跨境貿易的風險這麼大,為什麼還說出海是個好選擇呢?
                                                                                                  • 疫情在客觀上改變了很多東西,至少在兩個方面給中國的中小企業做跨境電商帶來了契機。
                                                                                                    • 第一個契機來自海外客戶購物習慣的改變。
                                                                                                      • 在疫情之前,美國的電商滲透率只有20%多一點,就是100個人當中,有20個人會在網上買東西。而在疫情發生後,這個數值達到了32%。
                                                                                                    • 第二個契機來自海外客戶的需求變化。
                                                                                                      • 大量的中產階級,開始追求低價高質的產品。中國的優質產品,正是這樣的平價替代品,也是中國品牌出海的絕好機會。中國穩定的產業帶,成為海外大量買家的不二之選。
                                                                                                  • 國內的50個城市能盈利,這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競爭對手,和你在5個城市裡搶占市場。你完全可以用其他45個城市的資金、人才來支撐那5個城市。你的贏面就要更大。
                                                                                                  • 用一整個網絡去對抗別人的幾個節點,用全球組織去對抗別人給你帶來的局部衝突。
                                                                                                  • 深耕行業,能為客戶提供附加價值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 數字化平台一定是讓商家更容易找到客戶,能消除雙方之間不對稱的信息差,當這些基本能力被平台解決掉之後,還剩下的只有你能為客戶帶來的附加價值,才能持續地吸引客戶。
                                                                                                  • 人們往往高估了一年能做到的事,又低估了十年能做到的事。我覺得出海這件事也一樣,人們會高估平台流量的力量,而低估自己長期沉澱能力的力量。

                                                                                                                    星期二, 11月 23, 2021

                                                                                                                    NO.1606 广场舞也是英雄地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Z.html

                                                                                                                    • 視頻一般是在20分鐘。按照現在的業界分類,據說是叫“中間層”視頻,屬性上是不規則內容。
                                                                                                                    • 手法要誇張,要剪到60秒以內,就算是話沒說完也得掐掉;要么就是比較長的綜藝、網絡劇或者網絡大電影,屬於平台自製內容。好像已經有了通論:這種不長不短的最尷尬,沒有多少人有耐心花十幾分鐘看普通人拍的短劇。
                                                                                                                    • 我們看影視,喜歡說主創“有沒有生活”,就是說有沒有對這種生活的深入觀察和感悟,能不能把它的本質用視覺形式呈現出來。
                                                                                                                    •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抖音上有一個網紅叫“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出鏡扮演主角朱一旦的是這家製造網紅的MCN公司的老闆,而幕後的編劇、導演和配音就是導演小策,本名叫張策,他的老家在山東,過去是學獸醫專業的,從2010年開始拍攝視頻。
                                                                                                                    • 做古裝視頻失敗是因為自己在創作一個完全架空的東西,沒有生活經歷和真實的語境基礎,只是在硬編。而且生產節奏也出了問題,只有三集的本子就拉著全組人馬要拍八集,晚上寫,第二天就拍,質量更是要下一個台階,真到了拍的時候,又發現大家對古裝的道具、化妝和服裝都不熟悉。
                                                                                                                    • “創意要來源於生活,不要去接觸不擅長的領域。如果某天突發奇想,就要先去體驗,先在那樣的語境之下生活,有了感覺之後再創作。”
                                                                                                                    • 視頻流量取決於前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的內容,那麼短視頻就是前5秒,短片就是前1分鐘,電影就是前10分鐘。這個階段抓不住人的話,那流量就消失了。
                                                                                                                    • 標題和封面都絕對有助於獲取前期流量。互聯網上有一個老詞叫“網感”,就是隨著網絡而建立起來的高頻次、高容量表達方式

                                                                                                                                《勝利,並非事事順利》巴菲特

                                                                                                                                • 你人生中能做的最有益的一件事,就是讓自己的周遭充滿比你更好的人,優秀的人。
                                                                                                                                • 這樣一來,你會變得更像他們,然後,他們也會變得像你。
                                                                                                                                • 就像行星的運行,如果總是和比自己糟糕的人為伍,你很快就會被拉往那個方向,這似乎是自然的運作模式。
                                                                                                                                • 所以,選擇和誰為伍,影響很大。
                                                                                                                                • 選擇對的榜樣也很重要,我在這方面一直很幸運。你尊敬與學習的楷模將會形塑你對自己的期望─―你希望自己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 我的人生中有一些很棒的楷模,他們不斷鼓勵著我,從沒讓我失望過,我從他們身上獲得種種寶貴的學習。
                                                                                                                                • 我的第一位榜樣是我的父親,從小到大,我非常敬愛與欽佩他。他教我:你的內在記分卡比外界記分卡更為重要。
                                                                                                                                • 很多人很在意外界會如何想這個、想那個,而不在意自己怎麼想。如果你對自己的內在記分卡很滿意,你的人生也將美滿富足;那些太在意、太追求外界記分卡的人,有時會在達到目標後感到空虛。
                                                                                                                                • 我的老上司暨導師班傑明.葛拉罕(Benjamin Graham)是我的另一個榜樣,他真的非常有才幹,我的職涯之初就是去他的公司工作,從沒問過薪水是多少,到了月底發薪時才知道。
                                                                                                                                • 盡量試著為你最欽佩的人工作,這未必會是你十年後的工作,但你有機會在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在尋找和接受一份工作時,別只考慮錢,絕對不要為那些讓你經常胃痛或熬夜不眠的人工作,如果你目前處於這種情況,應該考慮換工作。
                                                                                                                                • 記得,做你熱情所在之事,你的工作應該讓你樂不思蜀、每天早上起來都興致盎然、蓄勢待發。我天天都踏著輕快步伐、像跳踢踏舞一樣跳著進辦公室,和我認為很棒的人們一起工作。
                                                                                                                                •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好的性格與誠實正直是最關鍵的要素,我總是敦促學生做類似葛拉罕的這種特質練習。多數行為其實是習慣,人們說,習慣的枷鎖起初輕到你渾然不覺,等到覺察時,枷鎖已經重到難以掙脫,我常看到許多年紀較長的人深陷於自我毀滅的行為模式。
                                                                                                                                • 惡習難改,但好習慣也一樣不容易遺失,既然如此,何不下決心養成好習慣呢?盡快開始養成好習慣,等你到了我的年紀,想建立好習慣就困難多了。
                                                                                                                                • 我的頭腦不是那種任何情況下都能應付自如的通用型頭腦,我有很多不擅長的事,我的兒子會的音樂技巧,我一百萬年也做不來;我的足球也很遜,總是學不來;我的西洋棋技巧也乏善可陳。
                                                                                                                                • 可是,在評估企業方面,我的腦袋還算蠻靈光的,而且我剛好生在這項能力能獲得巨大報酬的社會裡。
                                                                                                                                • 我非常相信,人應該在我稱為「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的範圍內行動,一個人的「能力圈」最重要的不是大小,而是你能否清楚地界定它的界線。
                                                                                                                                •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的長處,就已經勝過那些能力圈大你五倍,但界線模糊不清的人。
                                                                                                                                • 知道不該碰什麼,跟知道該聚焦什麼一樣重要;IBM的創辦人湯瑪斯.華生(Thomas Watson)說得好:「我不是天才,但我最擅長某些點,我就專心投入在這些點上。」 我也做過一些糟糕的投資,人生犯錯在所難免,我犯過很多錯,而且還會繼續犯錯。
                                                                                                                                • 你只需要確保你的失足不會致命,還有盡量別在重大決策中犯錯,例如決定跟誰結婚。我或許會想辦法降低犯錯造成的損害,但我不會沉浸在錯誤裡,那一點都不值得,你必須放下、別再回頭。
                                                                                                                                •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你該用盡全力、專注在下一步。
                                                                                                                                •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你必須理解到,別人也會犯錯。必須經常作商業決策的人難免偶爾出錯,因此對於在我手下工作的人,我在意的是他們是否對工作有清楚充分的掌握。以別人的標準來看,我不太會怪罪別人,對於我們的經理人犯錯,我應該算是相當寬容。
                                                                                                                                • 人生中的勝利之所以是勝利,是因為你知道並非所有事都能順利。
                                                                                                                                • 如果你每次打高爾夫球都一桿進洞,一桿進洞就再也不稀奇,球打起來也不起勁了。
                                                                                                                                • 樂趣就在於,有時候你會把球揮進樹林,之後又揮出漂亮的補救。而有時候,你或許也沒有機會補救。
                                                                                                                                • 對我而言,賺錢是有趣的比賽,我之所以持續做這份工作,就和傑出高爾夫球手持續打球是一樣的,他們打球已經不為賺錢,而是因為熱愛這個運動。
                                                                                                                                • 有很多人也在做我所做的事,和他們競賽而有好的表現,對我來說是非常有趣、令人興奮的事。

                                                                                                                                星期六, 11月 20, 2021

                                                                                                                                NO.1605 来一场找回自己的历险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r.html

                                                                                                                                • 更好的服務,是先和你一起建立腳下的支點,上一季的那個支點問題就是:我們身在其中的中國文化是怎樣形成的,它的核心動力是什麼,性格特徵是什麼?這些文化特性又是怎樣體現在我們的歷史、生活和藝術裡?
                                                                                                                                • 屬於這一季《文化參考》的支點問題是什麼呢?就是:怎樣在文化藝術的世界裡找回我們自己?
                                                                                                                                • 有兩種歷險最激動人心,一種是去往世界上從來沒人到過的地方,一種是向內探尋我們自己到底是誰。
                                                                                                                                • 人生的道理要自己去悟,困難要自己克服,我在別人的生命軌跡裡只是一個短暫的陪伴,做不了什麼。但是我又知道,陪伴總是需要有一個形式,我也只有接著去做好這件事。
                                                                                                                                • 被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個電影或者是一個畫面、一段音樂深深地打動,覺得自己被喚醒了,那是我們個人生命歷史上的決定性瞬間。
                                                                                                                                • 千萬別說自己太忙了,沒有時間去了解文藝,去聽故事,那等於是在說因為太忙了所以沒有時間活著。
                                                                                                                                • 文學和藝術其實沒法直接提供有關生命的答案,但它是距離生命和精神問題最近的人類創造物,是人們在千百年裡不斷為了照見自我而打磨的一面鏡子,為了尋找自我而開闢的一條道路。
                                                                                                                                • 這趟路程不是獨立地存在於大腦之中,而是來自於自己和古往今來的人類經驗,來自於和他人的交流。那麼,最重要的當然是先踏上這條路。有個網絡段子其實很有智慧:“出來混,最重要的是先出來。”
                                                                                                                                • 從唯物的視角看,“自我”也不會是永恆黑暗的一道縫隙,我們所尋找到的自己,會通過自己做的事情,自己的創造,自己和他人的交流被保留下來,進入他人的自我,彼此迴響在一起,我們的生命細流會匯入到由眾人構成的寬廣河流之中。

                                                                                                                                              星期五, 11月 19, 2021

                                                                                                                                              NO.1603 真实的“骑士”什么样?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7.html

                                                                                                                                              • 中世紀是現代世界誕生的母體。如果你想對人類怎樣走到今天,有一個整體性的認知,那麼,中世紀歷史就是一門必修課。
                                                                                                                                              • 中世紀的混亂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慢慢重啟、形成了秩序,特別是形成了相對穩固的權力結構。
                                                                                                                                              • 中世紀的武功歌非常多,甚至可以說,它是中世紀文學當中最重要、最成功的作品。其中,流傳最廣、最深入人心的武功歌來自法國,叫作《羅蘭之歌》,大約寫於公元11世紀,說的是公元七八世紀的事。
                                                                                                                                              • “宗教文”,就是關於騎士基督教使命的勸誡文章,比“武功歌”要晚一些。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寫於公元12世紀的《新騎士頌》。
                                                                                                                                              • 《新騎士頌》的作者是聖伯爾納,他是當時名滿天下的基督教領袖。在這篇雄文當中,騎士擁有了一個非常富有中世紀特色的身份,那就是“基督的戰士”。
                                                                                                                                              • 騎士的愛情,跟今天的有情人終成眷屬是兩套邏輯。騎士愛情的重點在於“愛而不得”。
                                                                                                                                              • 三個關鍵詞,鑄造了光輝萬丈的中世紀騎士形象:理想的戰士,基督的戰士,完美的情人。
                                                                                                                                              • 中世紀真實的騎士,跟這些故事裡的騎士相去甚遠,甚至是完全相反。簡單來說,他們就是受過軍事訓練的騎兵,大多是跟著自己的部落首領來到西歐的日耳曼人。
                                                                                                                                              • 這個塑造理想騎士的過程,正是一個權力不斷規訓暴力的過程。
                                                                                                                                              • 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應拜占庭皇帝的請求,在克萊芒發表演說,鼓動聖戰。不安分的騎士們有了新任務,那就是十字軍東征,前往東方,從穆斯林手中收復聖城耶路撒冷。為了鼓舞十字軍將士,前面說的聖伯爾納的《新騎士頌》出爐了。
                                                                                                                                              • 騎士在戰場上,是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的打法。它先是被有組織的長矛兵和弓箭兵團隊超越,又被火器超越。熱兵器一旦產生,騎士就真的就可以退場了。
                                                                                                                                              • 騎士不是頂級身份的擁有者,他們的地位不如貴族,但又比農民高,是一個可上可下的階層。普通人可以想辦法當個騎士。騎士和其它階級之間也可以上下流動,厲害的,當上了貴族,倒霉的,成了流浪漢。

                                                                                                                                                                  星期四, 11月 18, 2021

                                                                                                                                                                  財富決策怎麼做?

                                                                                                                                                                   




                                                                                                                                                                  https://www.dedao.cn/article/yNwelz6kDn0aKeRG8BV7qLAO3Bb51j

                                                                                                                                                                  • 整個深圳今年也比較困難。老闆今年也過得挺不容易的,熬過了疫情、等來了春天,結果物流不行了;物流好不容易解決了,大宗商品又漲價了;漲價了以後,又碰到電荒了。
                                                                                                                                                                  • 這是中國經濟現在的狀況,叫什麼呢?叫熟經濟。什麼叫熟經濟?叫外人看到風韻,自己感到焦慮。
                                                                                                                                                                  • 我們一路狂奔了20多年,前面以為是跑800米,後來放1500米還是能扛,我們就一路以中長跑的這種速度跑過來的。結果跑了1500米、2000米以後發現,唉呀媽呀,這是馬拉松。這個時候,你就會有種什麼感覺?
                                                                                                                                                                  • 跑馬拉松的人都知道,你明明知道後面你要積蓄力量,現在得調你呼吸,但是你調不過來,頻率調不過來,連姿勢都調不過來,你焦不焦慮?你知道後面你還得跑下去,而且你也你也知道自己還有能力跑,但是呢必須調呼吸、調頻率,但是就是調不過來,調得特彆扭、特別的難受。
                                                                                                                                                                  • 判斷中國經濟幾分熟非常重要,因為你必須先把自己定一個錨,然後你才能夠根據中國的情況去判斷自己的位置,給自己的城市、自己的行業、自己的狀態來定自己的時間。
                                                                                                                                                                  • 2012年中國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叫做工業化已經完成了。
                                                                                                                                                                  • 完成工業化的一個標誌是什麼呢?從製造到服務。
                                                                                                                                                                  • 2012年到2013年還發生了一件事情,工業化完成了以後,叫從工業化到城市化。這個城市化其實應該叫大城市化
                                                                                                                                                                  • 中國的輕熟經濟的眾生相就是這樣子。實際上都是一種應對的策略,我知道有點力不從心了,但是不肯服輸,不肯老去,一定要把這口氣給壓上。這就會產生了很多的問題。
                                                                                                                                                                  • 全世界也發生了一件事情,馬斯克取代貝索斯成為世界首富。馬斯克是造火箭、造車的,貝索斯是消費互聯網的典型的代表。
                                                                                                                                                                  • 大數據一個最大的優點是什麼呢?它是一種越用越多的資源。你可以運用它提高效率,創造更多的收益,然後讓它產出更多的數據。這就違反了傳統的經濟學規律了,它是邊際效益遞增、邊際成本遞減,這就是所謂的網絡效應。我越大越牛,沒有邊界。
                                                                                                                                                                  • 平台即市場。而市場是什麼?市場本身就是資源,幹資源匹配的活。那平台現在就變了,變成了資源匹配的管理者,平台企業充當了市場的管理者,這就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權力問題,任何社會都是要解決兩種權力問題。
                                                                                                                                                                  • 民族的”和“民生的”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一個人要有一點自知之明,就是我們不要把平台的光芒當做自己的光芒,你想要上去的時候,你要知道時代的大勢在哪裡。
                                                                                                                                                                  • 熟經濟也可以有少年氣。少年氣是什麼意思?就是不抱怨,也不放棄,這就是我想對對我們在座的人,對我們這個時代所說的。
                                                                                                                                                                  • 任何一個行業,別人老跟我說專精特新特精,其實技術改造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地上長出來的,是你一點點的技術積累。
                                                                                                                                                                  • 中年這個人生的階段只有人類有,為什麼?你想,大自然當中所有的動物物種只有幼年、壯年和老年這三個階段——小時候叫幼年,成年了可以捕食、可以繁殖,繁殖結束就該死了,不死難道留著你和後代去爭奪本來就稀少的生存資源嗎?所以動物都是這樣,中年一過孩子一生,火葬場請。
                                                                                                                                                                  • 中年人這個時候負責乾一件事情,就是延續人類文明,促進人類文明的精細化分工和精細化地對未來投資。
                                                                                                                                                                  • 中年人會在單位裡掌一些小權力,那個權力是讓你幹什麼的?你既在工作的第一線,又掌握知識,還願意分享知識,跟年輕人在一塊幹活的時候,知道這個小伙子有前途,那個姑娘將來發展得會不錯,然後把資源向他們身上傾斜,讓人類社會廣泛的、龐大的協作體系變得更有效率、更公平,這是中年人的職責。中年人負責對整個人類的協作進行微調。
                                                                                                                                                                  • 中年人還要做什麼呢?中年人要負責把自己的知識給傳下去。雖然我們吸收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在劇烈下降,元宇宙可能你就听不懂了,但是沒關係,上一代那個知識你理解得更深刻,你對那個細節處更加能夠體察入微,把握的分寸妙到毫巔,這是中年人的能力。
                                                                                                                                                                  • 人類的大腦在40歲的時候能力是登頂的,成熟。我指的不是大腦吸取外界信息的能力,而是認知、分析、邏輯推理、感知這些能力到40歲登頂。在40歲之後,有20年到30年一直處於巔峰狀態,大概到70歲前後才會發生下滑,這是人類大腦的規律。

                                                                                                                                                                                                      星期三, 11月 17, 2021

                                                                                                                                                                                                      NO.1604 为什么中世纪的“封建”千奇百怪?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Y.html

                                                                                                                                                                                                      • “封建”就是中世紀的基本社會政治形態。
                                                                                                                                                                                                      • 秦朝以前的周朝,週天子把土地分給諸侯,諸侯各自管自己的地盤,“封土建邦”,這個才是典型的封建。
                                                                                                                                                                                                      • 中世紀封建,就是一個自由人對另一個自由人的服從和服役。服從對方的這個人叫作封臣,得到服從的這個人叫作封君。
                                                                                                                                                                                                      • 封臣服從封君,為封君服役,主要就是為封君打仗。作為回報,封君賜給封臣一片土地,就是封土,封臣享有封土上的經濟收益。雙方簽定契約,各自有權利義務。一方違約,對方的義務就自動解除。
                                                                                                                                                                                                      • 史學界一般認為,封建產生於日耳曼蠻族的親兵團。
                                                                                                                                                                                                      • 打下一片地盤之後,準備怎麼管?蠻族首領既不懂行政,又不懂管理,也不懂法律,甚至連字都不認識,就是個大老粗。這個時候,只有按照親疏遠近和功勞大小,把地盤分給兄弟們。
                                                                                                                                                                                                      • 最早的封建契約可以在墨洛溫王朝找到,那是法蘭克人建立的第一個王朝,法蘭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第一個正式的國王叫克洛維,在公元481年建立了墨洛溫王朝。
                                                                                                                                                                                                      • 公元715年,查理·馬特當上了宮相,他的兒子丕平繼任宮相之後,終於忍不住了,在公元751年廢黜了墨洛溫末代國王,自己稱王。你可以把他們父子倆看成西方中世紀的曹操和曹丕。
                                                                                                                                                                                                      • 丕平開創的叫作加洛林王朝,他的兒子就是前面多次提到的查理曼大帝。
                                                                                                                                                                                                      • 封建的關鍵,就是那份封君和封臣兩個人的契約。你是封君能讓我這個封臣幹什麼,我這個封臣能從你這個封君那裡得到什麼,都靠這個私人契約。這是中世紀封建和中國西周封建最大的不同。
                                                                                                                                                                                                      • 中世紀的契約是私人的,是雙方達成的合意,你同意我也同意。用老百姓的話說,以後咱的關係就這麼處。用法律的話說,權利義務就生成了。封建契約,是理解中世紀封建政治的基點。
                                                                                                                                                                                                      • 封建這種中世紀政治組織的基本方式,是怎麼結束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史學界的說法也很多,難有一個定論。在我看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資產階級和國王聯手,幹掉了封建領主。
                                                                                                                                                                                                      • 路易十四想要實現中央集權,封建領主就是他建設現代國家最重要的內部阻礙。與此同時,法國的商業發展起來了,商人和資產階級渴望更大的市場,如果像過去一樣搞封建割據,當然就不利於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那麼,資產階級就會去擁護國王,讓他獲得權力。
                                                                                                                                                                                                      • 在哪個西方國家,國王和資產階級的這種聯盟越強大,克服封建就越有力,建成現代國家就越得力。封建就是在這樣一個政治進程中逐漸消失的。顯然,這是一個長期鬥爭的過程,它從中世紀後期就開始了。

                                                                                                                                                                                                                              星期二, 11月 16, 2021

                                                                                                                                                                                                                              NO.1602 问谁才能挖出“关键时刻”?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f.html

                                                                                                                                                                                                                              • 什麼是MOT呢?其實,就是“關鍵時刻”這個詞的英文縮寫,指的是那些能決定事情成敗的瞬間。
                                                                                                                                                                                                                              • 我們是怎麼從零開始,挖出這300個MOT的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就兩個:
                                                                                                                                                                                                                                • 第一, 怎麼寫出一個對的MOT;
                                                                                                                                                                                                                                • 第二, 你該問誰才會問得出來。
                                                                                                                                                                                                                              • MOT有三要素,“是誰,在什麼狀況下,感受到什麼”。符合三要素的MOT,才會是一個對的MOT。
                                                                                                                                                                                                                                • 一個對的MOT,必須要寫得讓人清楚,讓人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 第一,一個MOT的撰寫字數大約在40個字左右,你應該花比較多的字數寫“在什麼狀況下”,越詳細越好,也就是把那個關鍵時刻講清楚。
                                                                                                                                                                                                                                • 第二,你所寫的時刻,越短越好,越精確越好,一個對的關鍵時刻,通常不到1分鐘。
                                                                                                                                                                                                                              • 有三種人是你一定要問的,就是“愛你的人”“不愛你的人”和“喜歡你的人”。
                                                                                                                                                                                                                                • 愛你的人是誰?就是你的重度消費者。
                                                                                                                                                                                                                                  • 重度消費者有“三高”:高購買頻率、高購買單價、高使用頻率。
                                                                                                                                                                                                                                  • 愛你的人可以解決你复購的問題、推薦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要挖出推薦率跟复購率的MOT,就要問愛你的人,才會找到正確的答案。
                                                                                                                                                                                                                                • 不愛你的人是誰呢?就是你競品的重度消費者。
                                                                                                                                                                                                                                  • 不愛你的人有兩種狀況,一種是他不知道你,所以沒辦法買。另外一種是他知道你,但是他不買。
                                                                                                                                                                                                                                  • 如果你找到不愛你的人來訪談,你馬上就會知道你到底是進店出了問題,還是轉化出了問題。
                                                                                                                                                                                                                                • 喜歡你的人是誰呢?也就是買過你的東西,但他買一次就不再買了。
                                                                                                                                                                                                                                  • 消費者買一次就不買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覺得不值。你要問他,才能找到復購這個維度的MOT。

                                                                                                                                                                                                                                                          星期一, 11月 15, 2021

                                                                                                                                                                                                                                                          NO.1599 愿望与能力:了解他人的两条线索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5.html

                                                                                                                                                                                                                                                          • 任何人在工作中的業績表現,都可以歸因於兩樣東西:一是能力,二是願望。要想把工作做得出色,這兩條缺一不可。
                                                                                                                                                                                                                                                          • 願望的背後,有一個核心概念,在管理學上叫動機。馬斯洛關於人的五個層次需求,每個需求都可以成為人們的工作動機。也就是說,當一種需求成為人採取某種行為的決定因素的時候,這種需求,就是動機。所以,我們要管理他人,其實是我們要善於透過行為的表象,試著找出他們採取相應行為的動機。
                                                                                                                                                                                                                                                          • 弗洛姆有個理論認為:如果一個行為被人們認為是有助於達到他們的目標,他們就會接受;而如果判斷下來這個行為會導致負面結果,他們就會拒絕。
                                                                                                                                                                                                                                                          • 從動機到願望,從願望到努力,再從努力到目標
                                                                                                                                                                                                                                                          • 諾瓦克在百勝其實就是創造了一種文化,一種人人都感覺到自己很重要的文化。
                                                                                                                                                                                                                                                          • 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不僅要了解自己上司的想法,最好還要了解上司的上司的想法。而對於上司,不僅要了解下級,最好還要了解下級的下級的想法。所以他用了一個詞 “ going two deep ” 來描述這種管理方法,就是深入兩級,這是第一象限的人的管理辦法。

                                                                                                                                                                                                                                                                  星期六, 11月 13, 2021

                                                                                                                                                                                                                                                                  甚麼是戰略?

                                                                                                                                                                                                                                                                  https://www.dedao.cn/article/7EGBgdkRbn1mKgdGWNVY890D3rvPOA

                                                                                                                                                                                                                                                                  • 知識、知識,按照老祖宗的解釋,把它打開的話就叫知道和見識,見識非常重要。
                                                                                                                                                                                                                                                                  • “什麼叫戰略”。最後選來選去選出了這麼一句話,就是“關鍵時刻的重大抉擇”,或者叫“面臨關鍵時刻,要做重大抉擇的時候,如何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這個可以叫定義。
                                                                                                                                                                                                                                                                  • 戰略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找魂”,記住這句話“找魂”。就是你要把這個問題的要害,把它的關鍵點,把它內在的必然規律找出來。
                                                                                                                                                                                                                                                                  • 打移動靶和打固定靶完全不一樣,打移動靶非常需要戰略。為什麼呢,因為戰略還有個解釋,就是“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這就是戰略的核心要義和精髓。
                                                                                                                                                                                                                                                                  • 他有一個最大的長處,就是我不懂我就開始遍採天下,到處找人來看怎麼盤活這個項目。
                                                                                                                                                                                                                                                                  • 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市場、跟市場,還有最高力度的叫創造市場。
                                                                                                                                                                                                                                                                  • “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這是一種承諾,也是一種許願,也是一種企業的理念。
                                                                                                                                                                                                                                                                  • “找魂”不是簡單的拍腦袋,它有一套工具,而支撐這個工具的至少有四個力。
                                                                                                                                                                                                                                                                    • 第一個,預見力
                                                                                                                                                                                                                                                                    • 第二個,整合力
                                                                                                                                                                                                                                                                    • 第三個,突破能力
                                                                                                                                                                                                                                                                    • 第四個,創新能力
                                                                                                                                                                                                                                                                  • 知識我認為是五個層面。
                                                                                                                                                                                                                                                                    • 第一個層面是信息
                                                                                                                                                                                                                                                                    • 第二個問題,除了信息以外,就是經驗。
                                                                                                                                                                                                                                                                    • 第三個層面叫智慧。
                                                                                                                                                                                                                                                                    • 第四個問題是思想
                                                                                                                                                                                                                                                                    • 最後的結果就是理論
                                                                                                                                                                                                                                                                  • 毛主席在《改造我們的學習》裡面講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理論再實踐,再理論,再實踐,再理論,直到永遠。人的實踐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它不是一種知識的迭代,而是一種疊加。從量變到質變,這就是知識的構成
                                                                                                                                                                                                                                                                  • 人生應該是立體的,叫三生有幸,共享未來。生活、生命、生意,一個都不能少。生活要豐富多彩,生命要非常飽滿,有價值,有意義,最後生意只是順帶的結果。
                                                                                                                                                                                                                                                                  • 是否真正是人才,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中國人講的自知之明了。知人者為智,自知者為明,統一起來看叫自知之明,但很多人乾了一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更搞不明白對方是誰。所以我說,雖然把它概括起來都是人才,但人才分成兩類,一類叫自用之才,一類叫被用之才。
                                                                                                                                                                                                                                                                  • 人生分成三個階段,讓人家接受你,讓人家喜歡你,讓人家離不開你,就這三個過程。操之過急沒有用的。
                                                                                                                                                                                                                                                                  • 戰略不是跟我們沒關係,而是跟每個人都有關係,知人者為智,自知者為明。我怎麼認識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上哪裡去?我怎麼認知我的核心能力,從而設計我的人生規劃?這是非常關鍵的,這是芯片,這是魂,如果這個東西沒有,現實生活裡面遇到很多智商很高的人,三十年再回過頭來看,還是原地踏步,不是青春無悔,悔了也沒有用。
                                                                                                                                                                                                                                                                  • 中國的酒歷史、酒文化歸結起來就是四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叫作坊酒。
                                                                                                                                                                                                                                                                    • 80年代,公私合營了,工業化以後產生了工業酒。
                                                                                                                                                                                                                                                                    • 本質上是靠廣告的轟炸,因此叫廣告酒
                                                                                                                                                                                                                                                                    • 第四個階段就是五糧液,叫品牌酒。
                                                                                                                                                                                                                                                                    • 中國還剩一個機會,文化酒。
                                                                                                                                                                                                                                                                  • 找魂必須有一個原則,我把它定義成“唯一性、排他性、權威性
                                                                                                                                                                                                                                                                  • 作為管理,補短板是必須的,不補短板企業怎麼能均衡運行呢?但作為戰略就不是補短板了,戰略是找長板。你找不到自己的製高點,找不到自己與眾不同的核心能力,找不到自己的長板,外面的世界怎麼跟你合作呢?山高我為峰,泰山北斗怎麼跟你對應呢?戰略是找長板,管理是補短板,這樣這個問題就比較完整了
                                                                                                                                                                                                                                                                  • 小道理必須服從大道理”,大道理是做戰略的前提。中國有句古話,“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時來指的是大道理、大環境,天道。如果搞不清楚這個大道理,我們一系列決策都會有問題,沒有參照。
                                                                                                                                                                                                                                                                  • 下半場正式開始的關鍵詞有三個。
                                                                                                                                                                                                                                                                    • 第一,高質量發展,包括生態、文化、政治、秩序各方面。
                                                                                                                                                                                                                                                                    • 第二,內循環帶動外循環
                                                                                                                                                                                                                                                                    • 第三,消費拉動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生長的主旋律和主馬達。
                                                                                                                                                                                                                                                                  • 大家千萬記住,戰略是要人來執行的,同樣一個好的戰略,不同的人來操作結果完全不一樣,甚至是一個好的戰略,同一個人操作,上半場和下半場都不一樣。
                                                                                                                                                                                                                                                                  • 華為有個口號:一貧如洗,胸怀大志。
                                                                                                                                                                                                                                                                  • 這些孩子怎麼敢於拋頭顱、灑熱血到非洲、到貧困地區去?他說非常簡單,就是人性。一個孩子大學畢業到這兒來,當時華為就問他,如果你要娶老婆買房子,按照正常規劃要多少年實現?至少15到20年。華為說這樣吧,我讓你3年實現,但條件是到非洲去。這些孩子們完全是為了改變命運,我以青春賭明天,紛紛背著包袱就去了非洲。最後的結果就是這批人在非洲磨礪出來了,被打造成了鋼鐵隊伍,以至於為什麼美國舉全國之力打不垮華為,背後就有這些員工。這裡面就是對人性的深刻把握。
                                                                                                                                                                                                                                                                  • 面子是給狗吃的。從來不參與作秀,而是腳踏實地干事。
                                                                                                                                                                                                                                                                  • 李希貴校長講的那句話,不要把人分成好人和壞人,每個人人性當中都有魔鬼、有天使,我們所有做事的人只有一件使命,就是讓人性中的天使起舞,讓魔鬼沉睡。

                                                                                                                                                                                                                                                                                                                                                星期五, 11月 12, 2021

                                                                                                                                                                                                                                                                                                                                                中間人的價值

                                                                                                                                                                                                                                                                                                                                                因為有不信任的存在,所以中間人才有生意價值

                                                                                                                                                                                                                                                                                                                                                邏輯反推,由於不信任加深,中間人的價值提高

                                                                                                                                                                                                                                                                                                                                                星期三, 11月 10, 2021

                                                                                                                                                                                                                                                                                                                                                NO.1597 如何打造高效运转的团队?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e.html

                                                                                                                                                                                                                                                                                                                                                • 公司業務發展越快,對團隊的管理能力就要求越高,有個比方叫團隊發展就像 “高速路上換輪胎”,是說團隊自身的更新迭代,不能夠影響業務的發展,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你。
                                                                                                                                                                                                                                                                                                                                                • 想要團隊高效運轉,重點是要掌握“兩條線”管理, 一條線是“通過事管人”,一條線是“通過人管事”。
                                                                                                                                                                                                                                                                                                                                                • “有目標的一群人才叫團隊,沒目標的一群人那叫團伙”。你要結合公司的戰略和整體激勵機制,給你的團隊設定出一個個階段性的總體目標。
                                                                                                                                                                                                                                                                                                                                                • 怎麼個以人為本法呢?那就是從下屬自身出發,抓兩個主要問題:一是下屬做的事情是不是讓他有成就感,二是下屬對這個組織有沒有歸屬感。
                                                                                                                                                                                                                                                                                                                                                • 什麼是成就感?成就感最核心的含義,是指個人優勢的發揮,帶來的價值實現。
                                                                                                                                                                                                                                                                                                                                                • 一個對職場長達25年的研究表明,每個人做自己優勢所在的事情,更容易獲得成就感。所以作為上級,你要會發現下屬的優勢是什麼,也要會幫助下屬找到能夠發揮自己優勢的空間。
                                                                                                                                                                                                                                                                                                                                                • 不管你是什麼領導風格,我建議你把“團隊建設”放進你的必辦事項裡,比如,每週找一次機會當眾讚美或者獎勵某個下屬;每個月創造一次讓大家“玩在一起”的機會,每個季度,慶祝一次團隊的里程碑。

                                                                                                                                                                                                                                                                                                                                                          星期二, 11月 09, 2021

                                                                                                                                                                                                                                                                                                                                                          NO.1595 什么是精力管理的科学方法?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W.html

                                                                                                                                                                                                                                                                                                                                                          • 人的精力卻是由四層構成的。
                                                                                                                                                                                                                                                                                                                                                            • 第一層是體能,在金字塔的最底層。
                                                                                                                                                                                                                                                                                                                                                              • 體能好,尤其是心肺能力特別突出的人,大腦的供血、供氧、供糖都會更好。所以大腦的工作效率也高,長時間地工作更不容易疲勞。
                                                                                                                                                                                                                                                                                                                                                              • 全世界出產世界五百強CEO最多的學校是哪一個嗎?不是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而是美國陸軍軍事學院,就是我們常說的西點軍校。
                                                                                                                                                                                                                                                                                                                                                            • 第二層是情緒
                                                                                                                                                                                                                                                                                                                                                              • 創造力最強的時候並不是處於波谷,而恰恰是處於波峰,處於他們正面情緒非常高漲的時候。
                                                                                                                                                                                                                                                                                                                                                              • 積極正面的情緒是精力輸出的保障。
                                                                                                                                                                                                                                                                                                                                                            • 第三層是注意力
                                                                                                                                                                                                                                                                                                                                                              • 注意力能夠讓我們的精力有一個有效的輸出,創造出有效的結果。
                                                                                                                                                                                                                                                                                                                                                            • 第四層是意義感
                                                                                                                                                                                                                                                                                                                                                              • 意義感是人活著最高的追求,是驅動我們做事的底層邏輯,是人生的操作系統,是精力的最終源泉。
                                                                                                                                                                                                                                                                                                                                                              • 有意義感的人,就像航海的時候能夠看見燈塔,開車時能看見路標,會在生命中迸發出巨大的能量,產生持久的精力。
                                                                                                                                                                                                                                                                                                                                                              • 醫學上甚至發現,生活中有意義感的老人,患阿爾茨海默綜合徵的風險比沒有意義感的要低58%。很多老人甚至大腦出現了病理性的改變,但卻一直不發病,沒有症狀。
                                                                                                                                                                                                                                                                                                                                                          • 好的精力=充沛的體能+積極正面的情緒+隨時可以聚焦的注意力+明確的意義感

                                                                                                                                                                                                                                                                                                                                                                                  星期一, 11月 08, 2021

                                                                                                                                                                                                                                                                                                                                                                                  NO.1593 你会思考吗?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a.html

                                                                                                                                                                                                                                                                                                                                                                                  • 你思考嗎?你不一定思考。而且你不一定需要思考。
                                                                                                                                                                                                                                                                                                                                                                                  • 人只要有趨利避害的基本能力,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最好還有點道德感,就足以應付絕大多數事情而不必思考。
                                                                                                                                                                                                                                                                                                                                                                                  • 認知科學家雨果·梅西爾考察真實歷史事件和最新科學研究,發現普通人根本不容易被騙。特別是人在面對利益攸關的日常生活的時候,更是精明得很。有時候人們做出一些看似是迷信的行為,那也不是非理性的,你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那其實是他們在當時條件下的最優選擇。
                                                                                                                                                                                                                                                                                                                                                                                  • 大部分人不思考並不是因為不愛思考,而是因為不需要思考。如果上級和長輩讓你幹啥你就老老實實幹啥,兢兢業業干好就能升職加薪,你何必思考呢?
                                                                                                                                                                                                                                                                                                                                                                                  • 面對陌生的局面和不熟悉的事物,你需要思考。
                                                                                                                                                                                                                                                                                                                                                                                  • 思考力應該優先用在跟自己有關係的事情上,對無關的事情少說話,是靠譜的人該有的氣質。
                                                                                                                                                                                                                                                                                                                                                                                  • 不管你對那兩個醫學問題有什麼判斷,這個道理是一旦離開舒適區,你會發現到處都是這種互相矛盾的聲音。
                                                                                                                                                                                                                                                                                                                                                                                  • 我們這是個什麼世界呢?是一個充滿了爭論、充滿了博弈、有各種系統性的偏差、比較均衡,但是又不充分均衡的世界。

                                                                                                                                                                                                                                                                                                                                                                                              星期日, 11月 07, 2021

                                                                                                                                                                                                                                                                                                                                                                                              星期六, 11月 06, 2021

                                                                                                                                                                                                                                                                                                                                                                                              NO.1592 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t.html

                                                                                                                                                                                                                                                                                                                                                                                              • 不知道自己從哪兒來,你怎麼能夠知道自己往哪兒去呢?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是誰啊。
                                                                                                                                                                                                                                                                                                                                                                                              • 歷史不僅是故事,歷史還是一整套人的行為模板,它是會映射進現實,對我們的現實選擇造成重大影響的。套用一句電腦術語,歷史是可供我們快速調用的過上有尊嚴生活的快捷方式。
                                                                                                                                                                                                                                                                                                                                                                                              • 人在飛黃騰達之外,還可以有另外一個努力的方向:拼盡全身力氣,和山川田園融為一體,度過普通而有真趣的一生。
                                                                                                                                                                                                                                                                                                                                                                                              • 孔子奔走一生,不得重用,他內心孤獨嗎?不孤獨,因為他可以經常夢見500年前的周公;
                                                                                                                                                                                                                                                                                                                                                                                              • 司馬遷受盡摧殘,悲憤作書,他內心孤獨嗎?不孤獨,因為400年前有個叫左丘明的人寫了《左傳》,給他指明了道路;
                                                                                                                                                                                                                                                                                                                                                                                              • 一個普通的中國木匠,辛苦勞作一生,他內心孤獨嗎?不孤獨,因為他知道,自己對手藝精益求精,祖師爺魯班地下有知,會看著他微笑的;
                                                                                                                                                                                                                                                                                                                                                                                              • 一個戲班裡的演員,所謂下九流,社會地位卑微,他內心孤獨嗎?不孤獨,因為他知道自己這一行叫“梨園行”,是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所創,皇帝都能演戲,我這也沒有什麼丟人的。
                                                                                                                                                                                                                                                                                                                                                                                              • 歷史不是過去的故事,不是印在書本上的高級知識,歷史就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無論是危難關頭,還是日常生活中,都能隨時藉重到的力量。
                                                                                                                                                                                                                                                                                                                                                                                              • “一個精神世界越被廣泛使用,越被更多的人分享共用,就會因此凝聚起越多的文化附加值和難以拒絕的魔力,就越能夠吸引更多的心靈,結果會形成一個無窮增值的循環。”
                                                                                                                                                                                                                                                                                                                                                                                              • 讀歷史,不是為了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故事,而是為了讓我們這個脆弱、短促的生命加入到那個無窮增值的循環裡去,去汲取力量,支撐我們過好這一生。

                                                                                                                                                                                                                                                                                                                                                                                                              星期四, 11月 04, 2021

                                                                                                                                                                                                                                                                                                                                                                                                              金錢怎麼催生了現代社會?

                                                                                                                                                                                                                                                                                                                                                                                                              https://www.dedao.cn/article/89GEyP73eprvKBPzMzJq2Mb0kRD64d

                                                                                                                                                                                                                                                                                                                                                                                                              • 人類為什麼能進入現代社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意識。
                                                                                                                                                                                                                                                                                                                                                                                                              • 自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從公元前1000年到現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人均GDP只是一條水平線,直到1750年開始陡然上漲
                                                                                                                                                                                                                                                                                                                                                                                                              • 秒針這一秒指向59,下一秒指向60,59就是60的原因嗎?
                                                                                                                                                                                                                                                                                                                                                                                                              • 歷史的因果聯繫。不能用簡單的時間先後來判斷因果
                                                                                                                                                                                                                                                                                                                                                                                                              • 確定歷史因果聯繫的真正方法是counterfactual,反事實。
                                                                                                                                                                                                                                                                                                                                                                                                              • 有A,不一定有B,這不是因果聯繫。但沒有A,就一定沒有B,這才構成因果聯繫。
                                                                                                                                                                                                                                                                                                                                                                                                              • 城中山白死人骨,城中水赤死人血。殺人一百四十萬,新城舊城內有幾人活?妻方對鏡,夫已墮首。腥刀入鞘,紅顏隨走。
                                                                                                                                                                                                                                                                                                                                                                                                              • 在一個人均財富增長率為0的社會裡面,最重要的財富是什麼?是土地。因為在這個社會裡錢是不一定有用的,你要吃啥穿啥,用啥都要從土地中來。所以金銀財寶,都不如積攢土地。
                                                                                                                                                                                                                                                                                                                                                                                                              • 那你積蓄土地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呢?是暴力。
                                                                                                                                                                                                                                                                                                                                                                                                              • 只要人均增長率變正,明年你就大概率會比今年過得更好。所以首先,你的命值錢了,暴力對你的吸引力就會馬上下來。
                                                                                                                                                                                                                                                                                                                                                                                                              • 如果長時間的社會經濟增長是可能的,那麼就一定意味著有東西比土地更值錢。因為土地的產出是受到技術水平限制的。
                                                                                                                                                                                                                                                                                                                                                                                                              • 這個時候土地就可能沒有現金值錢。這個時候,你就有動力去投資其他產業。你覺得那個年輕人雖然沒有錢,但是他有技術,或者他懂得怎麼做生意,或者他懂得航海,我可以跟他投資、跟他合夥,讓他把他的創新才能發揮出來,這樣這個社會就取得了一點一滴的進步,這就是我們說的“正增長秩序”。
                                                                                                                                                                                                                                                                                                                                                                                                              • 商人掙的錢是買命錢。我把西班牙的銀子運到開羅,我一路風霜雨雪、海盜、水土不服、疾病,我賣的錢必須讓我值得再冒風險搞一次長途貿易,否則這個活我就不干了。這樣,長途貿易其實就可以創造額外利潤。
                                                                                                                                                                                                                                                                                                                                                                                                              • 權利是什麼呢?就是你有一些天生的東西,是暴力不能隨意侵犯的。
                                                                                                                                                                                                                                                                                                                                                                                                              • 我要保護我的權利,方方面面都要錢呀。我要有律師,有法官,有大學,還有各種專業銀行,我們有那麼多精英來圍繞保護權利服務。這些人是不事生產的,所以我要給他們錢。
                                                                                                                                                                                                                                                                                                                                                                                                              • 真正的權利是買出來的,而且是商人們一點一滴買出來的。
                                                                                                                                                                                                                                                                                                                                                                                                              • 著名商貿城邦布魯日的憲章,簽訂於13世紀,被藏在布魯日鐘樓二樓的珍寶館。一個城市的財寶不是金銀珠寶,而是這份憲章。
                                                                                                                                                                                                                                                                                                                                                                                                              • 憲章的本質就是一份購買權利的合同。
                                                                                                                                                                                                                                                                                                                                                                                                              • 因為客觀講,人類社會不可能沒有暴力。總會有人要搶劫,要殺人放火,要進攻別人,暴力不可能杜絕。如果暴力集團的代表,也就是國王,他能講信用,那商人借錢給他壯大國防力量,就能保障治安,捍衛法律,商業也可以更好地發展。所以正增長社會,制約暴力的最高境界不是取消暴力,而是讓暴力物盡其用,給咱們提供安全。
                                                                                                                                                                                                                                                                                                                                                                                                              • 威廉三世成為英國國王之後,著力解決的,就是商人和暴力集團之間的互信問題。我們都知道光榮革命之後簽訂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其實憲法的最大作用,就是讓國王的權力受到製約,從而讓商人覺得國王可以有信用,不會賴賬不還。國王不會賴賬不還,商人就敢把錢借給政府,讓政府去打仗。這在歷史上叫作英格蘭金融革命。
                                                                                                                                                                                                                                                                                                                                                                                                              • 因為金融革命讓英國政府信用非常好,每一次打仗的時候,別人都以為它撐不下去了,誰想到英國政府總能發行國債,再籌一筆錢,繼續打仗,這才打出了大英帝國。
                                                                                                                                                                                                                                                                                                                                                                                                              • 在宏觀經濟學看來,技術就是一條成本曲線,如果你的勞動力成本過高,那麼企業家就會傾向於用技術代替。
                                                                                                                                                                                                                                                                                                                                                                                                              • 商人一個很大的本事,就是誰看他都像自己人,但他自己其實是個跨國人才。
                                                                                                                                                                                                                                                                                                                                                                                                              • 16世紀以後全球先後有兩個大銀礦被發現,一個在日本,巔峰時期一個礦供應了全球30%的白銀,還有一個在美洲。
                                                                                                                                                                                                                                                                                                                                                                                                              • 農業現代化這個問題你得顛倒過來思考。仔細想一下,農業機械化、現代化之後,就意味著生產糧食不需要這麼多農民了,他們去哪兒呢?你如果不給他們安置好,他們不是成為新的不穩定因素了嗎?所以王健說,你一旦倒過來思考,就會發現出路只有一個:我們學習東南亞四小龍,搞兩頭在外的對外加工貿易模式,利用咱們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把大量的農民送到珠三角、長三角的沿海城市,吸引台資、外資在當地設廠,讓他們在當地打工,進而慢慢融入城市,這樣可以一起解決四個問題。
                                                                                                                                                                                                                                                                                                                                                                                                                • 第一、農業機械化之後農民的就業問題。
                                                                                                                                                                                                                                                                                                                                                                                                                • 第二、通過加工生產賺到外匯,可以進口先進的機械、化肥技術,反過來解決吃飯問題。
                                                                                                                                                                                                                                                                                                                                                                                                                • 第三、如果沒有跟西方的商業利益,只進口糧食技術,按照西方人對我們的偏見,他會覺得你可能在打造一個強大的國家機器。但是你跟他們做生意之後,他們覺得,我們是有共同利益的,我也不能隨便打你,因為我在你這裡有大量的商業機會。
                                                                                                                                                                                                                                                                                                                                                                                                                • 第四、當時我們政府想發展工業,但是我們的知識太落後了,制定不出來好的產業政策。這樣搞三來一補對外加工,我們政府只需要調控一個宏觀指標,就是土地。你把土地批給港台商人,他們自己會根據這個地方的優勢來選擇開什麼廠,這就等於自動運用了林毅夫先生說的比較優勢。所以這是一箭四雕。
                                                                                                                                                                                                                                                                                                                                                                                                              • 20世紀70年代以後開始的以信息化和自動化的科技革命,則是在縮短產業鏈的。
                                                                                                                                                                                                                                                                                                                                                                                                              • 機器人、計算機、自動化,它們縮短產業鏈的速度大於製造業創新延長產業鏈的速度,這就會帶來社會問題
                                                                                                                                                                                                                                                                                                                                                                                                              • 美國選擇了金融立國,雖然整體財富還在增加,科技還在進步,但是正增長能覆蓋的人群越來越少。所以我們看到藍領工人把票投給了川普,我們看到美國民主越來越暴力,我們看到了今天的局面。

                                                                                                                                                                                                                                                                                                                                                                                                                                                                          星期一, 11月 01, 2021

                                                                                                                                                                                                                                                                                                                                                                                                                                                                          NO.1589 你的产品是工具、玩具,还是道具?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Mc.html

                                                                                                                                                                                                                                                                                                                                                                                                                                                                          • 商業世界裡的產品極大豐富、競爭非常激烈,因此想要在同類產品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可以說是相當困難。從普遍經驗來看,一般是兩條路——要么變得更好,要么變得不同。
                                                                                                                                                                                                                                                                                                                                                                                                                                                                          • “娛樂”二字,簡單來說,就是讓人們從你的產品或服務中獲得快樂體驗或者心理和精神層面的滿足感。
                                                                                                                                                                                                                                                                                                                                                                                                                                                                          • 人的所有消費決策,背後都是實用性需求和娛樂性需求的共同作用。
                                                                                                                                                                                                                                                                                                                                                                                                                                                                          • 商業競爭中用好娛樂化思維。第一條路線是,如何為產品注入娛樂性;第二條路線是,如何為營銷注入娛樂性。
                                                                                                                                                                                                                                                                                                                                                                                                                                                                          • 產品需要進化,它的進化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工具、玩具和道具。
                                                                                                                                                                                                                                                                                                                                                                                                                                                                          • 你為什麼會購買一個玩具?多數情況下,都是這麼兩種理由,一是好玩,二是好看。作者指出,這其實就反映了人們在心理層面的娛樂性需求,主要是好奇心,還有審美追求。
                                                                                                                                                                                                                                                                                                                                                                                                                                                                          • 最直接,也最容易獲得用戶感官認同的一種方式。因為,無論是何種藝術形式,滿足審美追求,都是它最重要的一個功能。
                                                                                                                                                                                                                                                                                                                                                                                                                                                                          • 衡量一個道具是否有用的標準就是,它能不能幫助人們快速辨識角色。也就是說,讓觀眾一眼就能知道,這個人是俠客還是惡霸,是富人還是窮人。
                                                                                                                                                                                                                                                                                                                                                                                                                                                                          • 喬布斯說的,蘋果不僅生產讓人們生活更有效、更愉悅的產品,還要讓人們相信,人類的激情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也賦予了蘋果“用創新改變世界”這個精神內核。
                                                                                                                                                                                                                                                                                                                                                                                                                                                                          • 關鍵在於明確你這個產品的價值賣點。如果賣點是它的功能,那你的產品就處於工具階段;如果賣點是外觀設計或服務體驗,那就是玩具階段;如果賣點是品牌,那就可以歸為道具階段。
                                                                                                                                                                                                                                                                                                                                                                                                                                                                          • 營銷中運用娛樂化思維的兩個最有效的方法,分別是故事化,還有戲劇化。
                                                                                                                                                                                                                                                                                                                                                                                                                                                                          • 兩個關鍵點。也就是,產品道具化,還有流程劇情化
                                                                                                                                                                                                                                                                                                                                                                                                                                                                          • 喬布斯在世的時候,每次新品發布會上,他都會像一個演員一樣,用新產品做道具,把各種設計和意義表演給大家看。
                                                                                                                                                                                                                                                                                                                                                                                                                                                                          • 被商界奉為經典的“定位理論”告訴我們,商業競爭的主要陣地是用戶的心智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又進一步指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快的是感性心智模式,慢的是理性心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