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月 19, 2022

曾國藩傳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605803?sloc=main

  • 第一章 曾國藩的七次科舉之痛
    • 1. 父子雙雙去“趕考”
    • 2. 老曾家有個科舉夢
    • 3. 生平第一大挫折
    • 4. 越笨拙越努力
      • 用力不能用蠻力.再重複老路不行了
      • 寫東西過於拘謹,過於重視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貫通和整體的氣勢
      • 學台"懸牌批責",成了他命運的轉折點
      • 越挫越勇
      • 尚拙
      • 勤奮,吃苦和踏實精神
      • 人以偽來,我以誠往
      • 結硬寨,打呆仗
  • 第二章 為什麼要“學做聖人”
    • 1. 京官曾國藩的自卑與焦慮
    • 2. 三十而立,學做聖人
      • (1)靜不下來(2)傲慢(3)虛偽
      • 所謂的聖人,就是完美的人,他通過自己的勤學苦修體悟了天理,掌握了天下萬物運行的規律
    • 3. 脫胎換骨的開始:寫日記
      • 最關鍵的是每天都寫日記.這是入聖之基
      • 記日記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
      • 反思檢查自己大腦中轉過的每一個念頭
      • 日日自苦
      • 外力遠遠大於內力.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
      • 要在緊要關頭撐得住,挺得起
      • 更多的性格弱點是深植於人的本性之中的.只有用一生的時間去"慢火溫",才有可能慢慢化解
      • 手越拙,字越醜,意興越低,所謂困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學字,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個果子成熟的過程:不能著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與天的栽培,會讓一棵樹靜靜長高,也會讓一個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 人的能力發揮多少,與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密切相關的.或者說,精神力量直接決定著身體潛能的發揮程度.
  • 第三章 驚人的進階之道
    • 1. 自我管理的十二條軍規
      • 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忘所能/做字/夜不出門
      • 節勞,節欲,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 每天讀十頁經書,十頁史書
    • 2. 把擇友當作人生第一大事
      • 人生以擇友為第一事
      • 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質量,決定了一個人視野能有多寬廣
      • 銀錢則量力資助,辦事則竭力經營
    • 3. 深得道光皇帝欣賞
  • 第四章 從前的官場愣頭青
    • 1. 鬱悶的“副部長”
    • 2. 開罪咸豐皇帝
      • 廣西對太平軍的戰事是國家最大的大事,而這個大事當中,人事安排又是重中之重.
    • 3. 北京,生命最艱難的時刻
  • 第五章 “曾剃頭”的長沙之辱
    • 1. 赴任江西遭遇家庭變故
    • 2. 為什麼出山?
    • 3. 在長沙,成為眾矢之的
    • 4. 遭遇真正挫折:差點兒被兵痞殺了
  • 第六章 湘軍為什麼牛氣
    • 1. 創建湘軍的苦心與良心
      • 苦下身段去事上體察一番
    • 2. 與咸豐帝的博弈
    • 3. 曾國藩的第一次自殺和湘潭大捷
      • 對於有志者來說,挫辱事最大的動力,打擊事最好的幫助.咬緊牙關,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養自己意志和決心的營養.
      • 並沒有首先去想"湘軍怎麼才有戰鬥力",而是先分析"綠營兵為什麼沒有戰鬥力"
      • 厚餉原則
      • 將必親選,兵必自募
      •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 呼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
      • 選士人領山農
      • 精神的力量遠大於身體的力量
      • 重視政治教育
      • 曾國藩把軍隊的訓練,分成了"訓"和"練"這兩個部分,所謂"訓",就是"訓話",也就是政治思想教育."練",才是練習軍事技術.
      • 智慧越苦越明
    • 4. 湘軍團隊是這樣設計出來的
  • 第七章 得而復失的湖北巡撫
    • 1. 把保衛長官當作一項制度
      • 所謂"悔",就是總結反省失敗.在曾國藩看來,"失敗"是一 個人一生的寶貴財富,每一次失敗都要吃透,才能不白白付出這個代價.
      • 批准那些在戰鬥中表現勇敢的將領招兵買馬,擴充隊伍.
      • 一旦某軍統帥戰死,除非本部有受擁戴的繼任將領,否則全軍遣散回鄉,另行招募成軍.
    • 2. 這句話改變了曾國藩命運
    • 3. 曾國藩的敵人
    • 4. 湘軍的整體計劃為何被打亂?
      • 一個高明的軍事家,首先應該是一個高明的戰略家.
      • 所謂戰略,就是基於宏觀性和長遠性,把各種紛繁複雜的要素按輕重緩急,先後次序進行整理排列,然後拿出最有效的行動方案.
      • 軍中閱歷有年,益知天下事當於大處著眼
  • 第八章 江西困境與“大悔大悟”
    • 1. 九江大敗後差點兒自殺
    • 2. 曾國藩與胡林翼
      • 在關鍵時刻以顧全大局的胸懷實為普通人之所不及
    • 3. 被皇帝拿掉兵權
    • 4. 蟄伏兩年,完成“脫胎換骨”
      • 道在屎溺
      • 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蠻幹,一味剛強
      • 習年自負本領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得人家不是.自從丁已,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顧自戊午自今九載,與四十歲前迥不相同.
  • 第九章 安慶這塊難啃的骨頭
    • 1. 曾國藩的二次出山
    • 2. 和胡林翼聯手攻占安慶
      • 湘軍強調兵為將有,利用門生故吏宗族鄉黨等關係,對全軍官兵將士逐層逐級加以控制
      • 湘軍攻城的時間,通常不是以一天,兩天,也不是以一月,兩月算,而往往是一年,兩年,甚至三年.因為湘軍攻城,最主要的辦法就是挖溝.
    • 3. 湘軍的戰術:“結硬寨、打呆仗”
      • 結硬寨、打呆仗
      • 曾國藩打仗的第一秘訣是"穩",先立于不敗之地
      • 弱軍通過誘敵深入可以後發制人,制勝強敵
      • 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
      • 主氣常靜,客氣常動.客氣先盛而後衰,主氣先微而後壯.故用兵者喜為主,不喜作為客.
      •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 圍城打援
    • 4. 命運之戰
      • 對於大利大害所在,都能悉心考究.
      • 用兵以審勢圍第一要義,勢則指大計大局
      • 戰略尚有一條基本的原則,就是致人而不至於人,也就是迫使對方按照自己的戰略安排行動,迫使對方跟著我們的步子走,而不是按照對方的戰略安排行動.
  • 第十章 與何桂清的恩怨糾葛
    • 1. 成為大清帝國最有權勢的人
    • 2. 慈禧與奕訢溪發動宮廷政變
    • 3. 清除何桂清集團黨羽
  • 第十一章 太平天國最後的戰役
    • 1. 著名的“天京”攻堅戰
    • 2. 曾國藩人生最焦灼的四十六天
      • 如果怒他人之拂逆,必欲使之順從,就會採取霸道手段,剷除異己.時間長了,就會成為不可一世的權陳,給自己帶來禍患.
    • 3. 恩將仇報的沈葆楨
      • 時間掌握在上天手裡,而不是他們兄弟手裡.因此,只要盡了人事,就可以心地坦然
  • 第十二章 “將權位二字,推讓少許”
    • 1. 朝廷的兩記悶棍
    • 2. 曾國荃的“經濟問題”
    • 3. 自剪羽毛,讓曾老九離職
      • 怎麼趨吉避凶呢?關鍵是處理好權和利兩個字
    • 4. 與左宗棠的恩怨情仇
  • 第十三章 兩江總督的清與濁
    • 1. 不准大排場,只收小禮物
    • 2. 總督的“養廉銀”與“裁撤陋規”
    • 3. 曾國藩的“小金庫”
  • 第十四章 洋人也是人
    • 1. 蠻夷之人,居然也有信義
    • 2. 師夷長技以製夷
    • 3. 三個與眾不同的外交觀念
      • 大事苦爭,小事放鬆
  • 第十五章 與接班人李鴻章共同“剿”捻
    • 1. 妙手:裁湘留淮
    • 2. 曾國藩的人才大計:塑造李鴻章
      • 平定太平天國/興起洋務運動/培養人才
      • 曾國藩身邊,盛時保持著一兩百人的幕僚隊伍
      • 他在幕僚中對待下屬,就如同老師對待學生一樣
      • (1)讓他們直觀了解湘軍的面貌(2)通過他們來了解前線近期的情況(3)通過這種方式鑑別他們的能力
      • 教育方式(1)定期考試(2)通過談話
      • 公每日清晨輒起,食後行三千步
      • 將帥之道,即所謂欲立立人,欲達達人也.待兵勇如待子弟,常有望其成立,望其發達之心.則人之恩矣.
      • 別人怕事,他則喜事.局面越亂,責任越重,他越高興
    • 3. 將河牆戰法進行到底
      •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
      • 李鴻章比曾國藩年輕12歲,並且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 曾國藩是一個善於總結經驗人
  • 第十六章 天津教案:曾國藩是怎麼成為“賣國賊”的
    • 1. 升任直隸總督,對官場痛加整頓
    • 2. 導火線:武蘭珍迷拐案
    • 3. 曾國藩調查“挖眼剜心”事件
      • 人這輩子,最難去除的忌妒和貪求.所謂:"不忮",就是克制自己的忌妒心."不求",就是克制自己的貪求心
    • 4. 疆臣新領袖李鴻章
  • 第十七章 大清王朝最後的領航者
    • 1. 這個王朝已經不可挽救了
    • 2. 為國家辦最後一件大事
    • 3. 雖油盡燈枯,仍然勤奮有恆
    • 4. 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後一個偶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