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30, 2023

五个步骤,帮你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https://gzhba.com/13344.html

  • 研究者是現代社會中最酷的身份之一,因為你要探索未知,你要生產知識。
  • 酷的職業就是這樣,它自帶入門吸引力,然後需要你不斷修行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門道,正如你只能先成為足球運動員才能學會踢球。
  • 此書最大的價值還不是它講出了研究者的成長路線圖,而是描繪了一個自內而外的心法。 這個心法將決定你研究水平的高度和研究成果的分量
  • 做研究也是一場修行,你得有悟性才行。 你最需要領悟的一個東西,在這本書裡叫「難題(problem)」。 這個概念在中國學術圈有個更別緻的說法,叫做「問題意識」。
  • 強調要自內而外,從追問自己的內心出發,去做真正的難題。 這個核心指導思想叫做「以自我為中心的研究(Self-Centered Research)」。
  • 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寫在他的自傳開頭的一段話概括:「在我的生命中,有三種簡單而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探求,以及對人類苦難 難以忍受的憐憫。”
  • 前方的路線圖大約可分為五步:話題 → 問題 → 難題 → 選題 → 入圈。
    • 第一步是「話題(topic)」。 話題是設定的研究領域。
      • 你要做的不是縮小範圍,而是四處探索。
    • 第二步是「問題(question)」。 提問題是你探索的方式。
      • 這是你對知識的探求。 這是主角在充分解鎖新地圖。 你問的越多,了解就越多,你就更有可能問出高明的問題。
    • 這就引出了第三步,「難題(problem)」。
      • 難題是刺激你孜孜不倦在這個領域思考的那個東西。
      • 咱們中國學者稱它為「問題意識」。 這個字原本來自法語「problématique」,中國學者用得比美國人和法國人都順溜。 問題意識的字面意義是一系列問題的集合,研究者用它的意思,則是,是什麼,讓你非得做這些研究的?
      • “我們所說的‘問題意識’通常是在骨子裡關涉全局性的某種深度焦慮和切膚感悟。”
        • 「韋伯問題」:為什麼資本主義最早發生在歐洲,而不是其他一些地方?
        • 「錢學森問題」:1949年以後中國為什麼罕有培養出國際一流的頂尖人才?
        • 林毓生先生說自己一生的研究都是基於這個問題意識:自由主義為什麼在中國沒能紮根?
    • 做研究的第四步是確定“選題”,
      • 這代表你要找一個有問題意識、別人沒做過,而你剛好又能做的題目。
    • 研究的第五步,我稱為“入圈
      • 就是你要成為學術共同體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你要學會說圈圈裡的語言,談論圈裡感興趣的東西,做出圈裡承認的成果。
      • 最重要的忠告是把做研究當成一個社會化的行為,你得多跟人交流討論互相啟發,不能閉門造車。 這不是失去自我,而是擴大自我。 用墨磊寧和雷勤風的話說:“你的集群幫助你了解自己。你的領域幫助你超越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