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月 09, 2021

NO.1388 社交是人类社会之盐

https://www.ljsw.io/knowl/article/qG.html

  • 無論哪一種都會給人帶來困擾,但人卻很容易像個鐘擺一樣在這兩頭之間晃蕩。只有等到年齡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才會逐漸靠近中間位置穩定下來。
  • 能夠理解為什麼人會熱衷於無效社交。除了強烈的企圖心之外,其實還是因為好奇心新鮮感。一想到可以去參加高朋滿座的聚會,見到傳說中的人物,人就難免覺得興奮。
  • 真正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熟悉而產生的厭倦,無論怎樣的人物都經不起近距離反復觀摩,因為看下來的觀感最終會回歸普通人。
  • 如果把社交當作是一種癮,那麼就很好理解了。一開始,社交是可以帶來快樂的。隨著社交的進行,達到相同快樂的難度越來越高,但是社交本身不可能沒有天花板。更何況,都不用接近天花板,人就會發現其中相同的套路,因而變得厭倦。
  • 什麼是社會化動物?人必須要群居,必須要彼此分工合作,才能生存下去。那為什麼一定要這樣?我看到一些基於生理學的解釋說,人類作為一個物種過於弱小,從進化的策略上來看,最有利的生存方式是抱團生活。
  • 亞里士多德因此說過,脫離城邦孤獨生活的人,不是神靈便是野獸。
  • 完全離群索居的生活又如何呢?我認為如果時間很長,一個人很難避免心靈的枯竭。
  • 一個人要能長期離群索居,從閱讀、音樂甚至是劈柴中得到內心的滿足,那的確是要更近神靈一些。
  • 每次都去大圈子裡打一圈,然後發現幾個值得進一步交往的對象。再在這些人裡,選擇出那些彼此能夠理解,值得信任,每次能帶來新想法新故事新行動的人。
  • 努力把一大群的那種批發式社交,變成一小群人的零售式社交,確保每次見面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和每個人聊上半小時,最後形成一個非常小但是異常緊密的社交圈子。
  • 在這個圈子裡,每個人都懂得聆聽對方,每次見面都交換信息,遇見事情總是以理解和鼓勵為主,整體的氛圍積極樂觀,大家都相信個人奮鬥,相互支持,共同成長,彼此見證共同的個人發展歷程。
  • 但所謂朋友,不正是那些知道在什麼時機,以什麼方式,對你進行批評和勸告的人麼?
  • 社交就是人類社會的鹽。沒有鹽,就會痙攣抽搐,危及生命;太多鹽,就會無法忍受,無福消受。你得找到最合適你的鹹度,不再為了加鹽還是加水而煩惱,這樣你就可以專心生長,和最值得的人建立牢固的紐帶,你的社交也將變成你人生的安全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